“一带一路与区域投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洲东部,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发展中国家、第15大经济体。自1990年中印恢复外交关系以来,双边贸易合作全面发展。目前,印尼是中国在东盟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印尼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两国在双边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领域的合作也在近年获得迅速发展。
中印双方都高度重视双边关系的发展。印尼是除美国外唯一与中国拥有三大副总理级对话机制的国家。此外,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首先在印尼国会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足见中国对印尼的重视。印尼对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针对如何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中印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以中方“一带一路”构想对接印尼打造“全球海洋支点”规划,全面加强各领域合作,使包括中印在内的更多区域内国家从中获益。
针对如何加快落实中印战略对接、推动双边贸易投资发展,2015年6月25日上午,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与北京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系列活动之印尼投资座谈会”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座谈会荣幸邀请到的主要出席与发言嘉宾包括: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弗莱迪(Freddy Sirait)阁下、中国原驻印尼大使兰立俊先生、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赵弘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研究员、中国太平洋经济委员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执行理事长吴巍先生、秘书长牛丽女士、全国工商联国际合作商会办公室主任罗晓东先生、分会副会长李保民先生、北京市社科院外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波副研究员、国际交流中心负责人韩忠亮教授等。座谈会由北京国际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邹长峰先生主持。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赵弘研究员致欢迎辞并表示北京作为中国经济、科技重镇,在新时期两国经贸合作中必然能够占据重要地位,北京社科院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唯一智库,对此负有重要的政策研究支持功能。
加强与中国的海上合作
印尼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Freddy Sirait阁下首先表明,“一带一路”构想非常伟大,印尼政府和人民非常欢迎并认为其前景广阔。由于印尼岛国的特性以及印尼新政府非常关注海上发展,印尼认为在海上合作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合作。据Freddy Sirait阁下介绍,印尼201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超5%,外商投资中中国排名第十位,总额是7500万美元。中国在印尼投资有突出的增长,其中投资最多的两个地区则是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印尼预计2015到2019年,外商投资会不断增长,预计增长率为15%。Freddy Sirait阁下也表达了希望对印尼投资可以分散到除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以外的地方。
七大领域欢迎投资
Freddy Sirait阁下列举了印尼的7个行业非常欢迎外资。电站等电力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行业,农业、工业、冶炼厂,海上相关行业如新港口建设、造船、冷库和渔业等,出口电器产品,进口替代工业如钢铁和汽车配件,以及旅游业。能源方面印尼政府将展开4200兆瓦电站的建设,其中一部分是印尼自己建设,剩下的欢迎外商投资。印尼总统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希望建设新的港口可以直接出口到中国。把新的港口作为窗口,参与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并把印尼的产品带往中东和欧洲市场。
对华商的专门服务
Freddy Sirait阁下还强调,为了欢迎中资企业来印尼投资,政府以开展了“一站式”服务,汇集了政府不同部门为外资提供便利服务。另外又设立了“中国台”专门为中国投资商服务,不断改善和简便投资手续。
有针对性选择项目,维护企业形象
前中国驻印尼大使兰立俊在座谈会上就印尼投资需要注意问题进行了分析。他首先指出近年高层不断互访,推动双边发展,总的来说进入了一个全面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印尼在“一带一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印尼的海上强国战略,建立海上高速公路等战略与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不谋而合。兰大使强调了要投资印尼首先要了解印尼的国情。印尼人口多面积大,市场也大。印尼石油储备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政局稳定,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移民投资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项目,要符合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更要符合当地的发展需求,各自发挥优势。企业不一定要求大求全,要求精,也要选择良好的合作伙伴。兰大使通过一个中企在印尼投资失败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中国企业要维护形象,维护长远发展,要重视投资质量。
中印海上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专家就如何看待双边关系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双方对双边关系定位高,中国对印尼有类似美国一样的三大副总理对话机制(安全战略、经济领域和人文领域),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一个。如何对接契合双方的海洋战略呢?许利平专家认为,对于国土面积三分之二都是海洋的印尼来说,目前的海洋资源开发不到10%,落后的海洋物流、被侵蚀的海洋资源,是印尼亟需改善的现状。印尼要复兴海洋文化发展海洋经济,要把重点放在保护和经营两个方面。开发海洋能源,海洋渔业,旅游业等,要强化海洋基础设施,对接中国和印尼的港口合作非常重要。另外在海洋传统安全方面,海洋界限划定、海洋权益和维护南海和平也非常重要。
政府需要助力民企“走出去”
中国PECC外经委牛丽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副会长李保民和全国工商联国际合作商会办公室主任罗晓东就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细节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牛丽秘书长认为,由于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外派人员资质的限制,管理和股东不分家等种种原因,中企在印尼的投资存在明显的问题。李保民副会长则认为在汽车配件用品行业,民营企业更积极,更实际。中国汽车制造产能过剩,而中国汽车质量过关,在与印尼合作中,先引入印尼市场后合作生产,发展空间很大,是真正的在为民营经济服务。罗晓东主任对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现状表示了担忧。他认为90%国企不愿投资境外,而民营企业有意愿投资境外却没有能力。银行对支持民营企业也比较消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很难回收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他提出可以复制中国在非洲投资的案例,如委内瑞拉用石油还款,不能单独靠企业,还需要政府来帮助推进。
在之后的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人士分别就自己过往的研究或投资经验进行了更多的详细介绍,同时也就若干问题向弗兰迪参赞先生与兰立俊大使提问并互动讨论。《第一财经》、《国际商报》等媒体的记者也受邀参与了座谈会。
北京市社科院外国问题研究所和国际交流中心长期合作致力于国际问题研究,并坚持通过定期主办系列性的讲座、座谈会等学术活动,为政策界、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通力合作提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