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国际问题研究所 > 学术交流

外国所白志刚等应邀参加首届“世界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论坛”

2010年9月15日,我院外国所所长白志刚研究员和刘波博士应邀参加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论坛”。会议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等首都社会各界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世界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论坛”的主题是“世界城市与市民文明素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世界城市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首都文明委副主任蔡赴朝出席论坛并讲话。蔡赴朝指出,世界城市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建设世界城市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精神文明软实力。面对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形势新任务,要紧紧围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深入研讨、提出对策,丰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拓展工作的领域,更好地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工作大局。

    在随后的主题研讨阶段,共有7位嘉宾发表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形势下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新目标,提出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新办法、新途径。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既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也包括高度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既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是提高首都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力的重要支撑因素。市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培养重道德、讲文明、高素质、有能力的北京人,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任务。研讨会指出,市民文明素质的构成要素中,价值观是核心要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

    会议当中,白志刚研究员还就世界城市软实力构建、精神文明创建助推世界城市建设等问题与出席本次会议的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友好的学术交流,并向他们简要介绍了北京市社科院2010年正在开展的“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课题情况。

    借助首届“世界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论坛”的平台,我院外国所得以了解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文化文明最新成果和动态发展,这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外国所正在开展的“世界城市阶段性特征”重大课题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