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国际问题研究所 > 科研动态

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新时代下加快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研讨会

  2021年11月19日上午,国际问题研究所以腾讯会议线上的形式举办“新时代下加快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研讨会,所长刘波研究员主持会议,国际问题研究所所有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是外国问题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之后,召开的第一次研讨会。会议围绕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城市外交等内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13人参与研讨。
  扬州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张跃进从地方角度阐述开展公共外交的意义,介绍了扬州近年来的公共外交实践,突出区位优势与长三角城市联动,拓宽扬州的城市外交渠道。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敬鑫认为,在对外交往中,要把握好关键时刻、关键节点,设置对外传播议题,做好议题策划,开展有重点的对外宣传;并利用好北京的国际资源优势和新媒体传播工具,找准利益相关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北京市政府外办(港澳办)规划处副处长石鑫主要介绍了未来五年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相关规划和重点。澳门城市大学叶桂平教授分享了澳门在开展城市外交过程中的一些成功实践。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的赵明昊研究员提出,城市外交工作要敢于“打硬仗”,可以重点围绕经济、科技领域开展谋划;重视在京留学生和外国专家作用的发挥,发挥在地信息源的作用;并发挥好服贸会、中关村论坛的延伸效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主要就防疫政策、疫苗研发、各国政策差异、数字化推进程度等对国际交往的影响进行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周鑫宇认为冬奥会对外宣传方面要注意发掘新的议题,在志愿者培训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宏禹教授提出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城关系发展缓慢,未来应该提速。因为友城建设能够解决对非援助的瓶颈问题,助力对非援助项目的对接与落地,加强双方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提升对非援助的实际效力。中关村数字产业园区专职副主任刘秋平主要介绍了中关村数字产业园的大数据、文化企业、人工智能等特色项目。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戴维来结合北京在全球主要城市排行榜中的排名介绍了北京的国际化成果以及未来需要加强的方面。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欧亚副教授提出北京在开展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过程中,发挥好友城作用,打造“友城+”,在后疫情时代丰富友城外交实践,提升北京的国际声誉。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黄悌分享了北京的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工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孙忆主要分享RCEP签署、生效后给北京带来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领域的众多便利化条件将有利于北京的“两区”建设。
  会议最后,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波所长进行总结,感谢各位专家的分享并希望能够就相关议题与各位专家开展后续的合作与交流。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各位科研人员在参会过程中,收获颇多,为进一步深化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更多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