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推介

张晓庆助理研究员著作《理解晚年马克思》出版

  
  百姓宣讲处助理研究员张晓庆博士的著作《理解晚年马克思》于2023年8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关于俄国问题的通信等文献为重点,将马克思晚年手稿的内容置于马克思“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整体背景中,认为马克思晚年手稿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群的工作是一致的。
  该书既从文献文本角度梳理了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相关论述,又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试图探寻这一思想从马克思早年到晚年、从东方到西方、从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从科学理论到具体实践之间的逻辑体系。一方面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以“商品”为细胞,通过对资本的逻辑批判,其必然溢出资本主义国家向国际贸易、世界市场等范畴自然延伸,从西方资本主义推向了东方古老社会;另一方面又从马克思晚年未完成、未发出的书信、手稿等资料,试图提炼出东方经济社会的总体性范畴——“农村公社”,探讨东方社会的农村公社在资本主义冲击下解体和演变的发展规律。可以说,从纵横、时空两个脉络来讨论东方社会的出路,从两条相反且相向而行的思路分别叙述,最后得出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思想的整体性结论。如果说《资本论》及相关手稿依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从商品范畴向世界市场推演,隐含着一个西方资本主义主导、包括东方社会在内的宏大的世界体系图像,那么,马克思晚年手稿就是这个图像在东方维度的呈现。马克思视农村公社为东方社会的基础,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解体和演变,最终以不同的方式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东方社会被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整合的路径大概可分两类:俄国的“跨越”模式和其他东方社会的“解构”模式。只有把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思想当作马克思关于资本运行规律、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本书通过研究阐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的东方维度,进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一个更加完整的整体把握,为当今我们理解全球化、东西方关系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更清晰地认识,特别是更好地认清当代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和道路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