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动态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者参加2016首都创新与协同发展国际论坛

2016年10月18日-20日首都创新与协同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主办、俄罗斯联邦总统研究院协办。本次论坛旨在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大莫斯科发展战略”置于比较研究的视野下,就城市发展规律与首都发展路径、城市间跨区域融合、首都功能定位与城市副中心发展、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研究等议题进行讨论。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市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以及俄罗斯、韩国等外国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我院副院长赵弘研究员、管理研究所张耘研究员、市情调研中心陆小成等应邀参会并进行了大会报告。 
我院副院长赵弘研究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北京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北京应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引导各类城市功能合理布局,有效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与综合承载力,支撑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北京缺乏市郊铁路,导致与周边新城、卫星城的联通不便捷。真正打破单中心发展格局,发展多中心,就要打造出若干个卫星城、微中心,可以在短时间内向这些地方修建市郊铁路,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提高这些地方的吸引力,让人们乐意去卫星城、微中心居住和发展。
我院管理研究所张耘研究员以《“双创”背景下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资源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双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而城市作为“双创”的主体和环境,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由当前的发展形态向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模式转向势在必行。各城市应当梳理当地产业发展脉络,明确发展定位,找准创新创业契机,挖掘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稳步推进“双创”工作,实现在不影响后续发展的前提下稳步转型。
我院市情调研中心陆小成以《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念与机制》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创新不足、协调失衡、绿色缺失、开放不够、共享匮乏是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要难题。构建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创新驱动打造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引擎,以统筹协调创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体制,以绿色发展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格局,以开放包容引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常态,以共建共享满足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期待。
此外,来自俄罗斯联邦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欧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迪米特里•萨夫金教授、俄罗斯联邦总统研究院领土发展管理学院院长艾琳娜•泽伦佐娃博士、交通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米哈伊尔•布林金博士等外国专家以及我国复旦大学张陆洋教授、国家行政学院丁元竹教授、南开大学周立群教授、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祝尔娟教授等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市情中心 陆小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