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
题目 |
第一作者 |
成果
形式 |
发表刊物/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
日期 |
综治所 |
廉政文化的和谐意蕴 |
殷星辰 |
论文 |
《学习与实践》第3期 |
2007-3-20 |
社科编 |
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 |
窦坤 |
译著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07-4-5 |
经济所 |
北京市外国直接投资周期波动的特点分析 |
唐勇 |
论文 |
《当代经济》第三期下 |
2007-3-30 |
综治所 |
2008奥运安保:北京准备好了吗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纪事》第5期上 |
2007-5-1 |
科社所 |
实现和谐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
李贺林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增刊) |
2007-2-1 |
文学所 |
《2007: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北京“上访村”调查与对策 |
金汕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15 |
经济所 |
北京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
唐勇 |
论文 |
《统计与决策》第3期 |
2007-3-20 |
经济所 |
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2007年:完善北京金融体系 构建北京中小高技术企业的融资体系 |
凌宁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2-15 |
院办 |
北京城市职能发展演变研究 |
戚本超 |
论文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增刊 |
2007-4-30 |
图书馆 |
地情资料库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
王超湘 |
论文 |
《图书馆建设》2007增刊 |
2007-4-30 |
管理所 |
和谐社会与服务型政府 |
杨松 |
论文 |
《北京观察》第1期 |
2007-1-24 |
社会学所 |
分组比较的统计分析 |
高勇 |
译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07-5-9 |
城市所 |
《2007年:中国首都城乡发展报告》2006年北京城乡发展报告 |
黄序 |
其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2-14 |
经济所 |
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
赵弘 |
论文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增刊 |
2007-4-30 |
经济所 |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之后 |
任丁秋 |
论文 |
《投资北京》第2期 |
2007-2-5 |
院办 |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贡献 |
刘牧雨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6期 |
2007-12-15 |
历史所 |
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史学思想的新发展 |
章永俊 |
论文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 |
2007-1-31 |
经济所 |
陈云的粮食思想初探 |
魏巍 |
论文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
2007-2-20 |
哲学所 |
儒家文化之精奥 |
王文元 |
论文 |
《辽宁大学学报》年1期 |
2007-1-24 |
经济所 |
资本市场的成功之道:来自NASDAQ的经验 |
凌宁 |
论文 |
《时代经济论坛》第5期 |
2007-5-15 |
城市所 |
《2007首都城乡发展报告〉流动人口聚居区重在综合治理 |
冯晓英 |
研究
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30 |
管理所 |
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与政府行为 |
毕娟 |
论文 |
《经济与管理》第1期 |
2007-1-15 |
管理所 |
《北京行业分析报告2007》北京市废旧轮胎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报告 |
毕娟 |
研究
报告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7-1-31 |
社会学所 |
《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2006年度北京社会形势及发展趋势——对干部调查数据的分析报告 |
高勇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31 |
社会学所 |
《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迈向深化的北京市和谐社区构建工作 |
高勇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31 |
经济所 |
<2007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蓝皮书>---北京贸易发展与结构优化分析 |
温晓红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31 |
文学所 |
“绿色奥运”的隐忧 |
金汕 |
论文 |
《瞭望》2期 |
2007-1-8 |
管理所 |
奥运经济效应论与北京奥运需求投资分析 |
门玉峰 |
论文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第1期 |
2007-1-18 |
社会学所 |
五年来北京城四区居民生活质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
雷弢 |
论文 |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
2007-1-22 |
社会学所 |
《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之(北京城四区变迁中的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
雷弢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18 |
科社所 |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有效协同 |
张洪武 |
论文 |
《东南学术》第1期 |
2007-1-1 |
经济所 |
北京山区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讨 |
刘薇 |
论文 |
《中国农学通报》第1期 |
2007-1-17 |
管理所 |
《中国城市距离国际化大都市还有多远》 |
杨叙 |
专著 |
泰山出版社 |
2007-1-2 |
经济所 |
可否将网吧统一列入文化创意产业 |
魏巍 |
论文 |
《北京日报》 |
2007-2-2 |
经济所 |
《2007:北京行业分析报告》之北京网吧行业分析 |
魏巍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7-1-31 |
经济所 |
《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2007年)之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魏巍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31 |
综治所 |
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
殷星辰 |
论文 |
《理论界》第2期 |
2007-2-9 |
哲学所 |
齐克果论回归自我 |
杜丽燕 |
论文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
2007-2-10 |
经济所 |
《2007北京行业分析报告》北京汽车产业机群发展分析 |
陈孟平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7-1-10 |
经济所 |
《2006-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京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比较研究 |
陈孟平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3-10 |
管理所 |
关于北京慈善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
施昌奎 |
论文 |
《看一眼》第1期 |
2007-1-23 |
经济所 |
北京网吧问题与对策 |
魏巍 |
论文 |
<天下网吧>第1期 |
2007-2-11 |
社会学所 |
商品消费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
缪青 |
论文 |
《理论前沿》第5期 |
2007-3-15 |
哲学所 |
《人与道》 |
王文元 |
专著 |
中国档案出版社 |
2007-4-9 |
城编 |
作为阅读文本的北京名人故居建筑 |
刘嫒君 |
论文 |
《城市问题》第1期 |
2007-1-27 |
科社所 |
干部素质的新境界 |
左宪民 |
论文 |
学习时报 |
2007-3-12 |
科社所 |
社区治理中的多中心秩序及制度安排 |
张洪武 |
研究
报告 |
《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
2007-1-15 |
社会学所 |
《2007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新老社区居民公共参与意识的变化 |
缪青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15 |
科社所 |
公共物品提供中的非营利选择 |
张洪武 |
论文 |
《学术界》第3期 |
2007-5-23 |
哲学所 |
海德格尔新人道主义的起点 |
杜丽燕 |
论文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
2007-3-14 |
科社所 |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对社会认识的深化 |
邱守娟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2006增刊 |
2007-1-1 |
哲学所 |
西方哲学 |
杜丽燕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年鉴 |
2007-3-16 |
社会学所 |
区县人大选举中的选民参与——对北京选民的追踪调查与比较分析 |
雷弢 |
论文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
2007-1-10 |
社会学所 |
北京老城区邻里关系调查分析 |
雷弢 |
论文 |
《城市问题》第2期 |
2007-2-27 |
外国所 |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与和谐社会建设—以北京市海淀区挂甲屯为例 |
包路芳 |
论文 |
《理论前沿》 |
2007-3-1 |
外国所 |
首都城中村改造中的流动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 |
包路芳 |
论文 |
《人口研究》第1期 |
2007-2-10 |
经济所 |
京津冀区域经济情况下的北京私营经济发展问题 |
姚腾霄 |
论文 |
《科技信息》第6期 |
2007-2-20 |
经济所 |
FDI对北京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 |
唐勇 |
论文 |
《当代经济》第1期下 |
2007-1-20 |
文学所 |
也说"南玲北梅" |
张泉 |
论文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7-1-18 |
城市所 |
(2007首都城乡发展报告)北京城市国际化进程及其治理 |
肖亦卓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1 |
哲学所 |
道家——于寻常中寻觅神圣 |
那薇 |
论文 |
《南昌大学学报 》2007年1期 |
2007-1-15 |
经济所 |
对零点断网政策的思考 |
魏巍 |
论文 |
《天下网吧》第3期 |
2007-3-21 |
社会学所 |
北京高校的外籍师生适应问题研究 |
朱敏 |
研究
报告 |
《北京教育》第3期 |
2007-3-12 |
社会学所 |
关注外籍人士在北京的适应问题 |
朱敏 |
研究
报告 |
《中国发展观察》第3期 |
2007-3-28 |
社会学所 |
北京人眼中的社会公平 |
雷弢 |
研究
报告 |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
2007-3-26 |
科研处 |
《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2006年北京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
朱庆华 |
研究
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1 |
经济所 |
《2007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对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相关问题的思考 |
刘薇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2-2 |
科社所 |
求解世界历史进程中后发展国家命运的方程 |
张登文 |
论文 |
《科学社会主义》第2期 |
2007-4-20 |
城市所 |
北京-张家口区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
冯刚 |
论文 |
<城市发展研究>第2期 |
2007-3-30 |
历史所 |
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 |
孙冬虎 |
论文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期 |
2007-1-30 |
历史所 |
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 |
孙冬虎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
2007-2-15 |
外国所 |
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研究 |
房莉杰 |
论文 |
《人口学刊》第2期 |
2007-3-1 |
院办 |
正确应对人口增长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和谐首都 |
周航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
2007-10-18 |
哲学所 |
《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 |
王双洪 |
译著 |
华夏出版社 |
2007-1-1 |
城市所 |
香港公共住房政策及其启示 |
袁蕾 |
论文 |
《科技与企业》第3期 |
2007-3-20 |
城市所 |
《2007年:中国首都城乡发展报告》公共住房政策国际比较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
袁蕾 |
研究
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3 |
综治所 |
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刑事当事人与相关利益人的关系平衡 |
汤道刚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增刊 |
2007-2-1 |
哲学所 |
《儒家辨章》 |
王文元 |
专著 |
中国档案出版社 |
2007-4-9 |
哲学所 |
《文房织锦》 |
王文元 |
专著 |
中国 档案出版社 |
2007-4-9 |
哲学所 |
《汉字正见》 |
王文元 |
专著 |
中国档案出版社 |
2007-4-9 |
哲学所 |
《日完录》 |
王文元 |
专著 |
中国档案出版社 |
2007-4-9 |
历史所 |
龚自珍的西北史地研究 |
章永俊 |
论文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
2007-3-1 |
经济所 |
走出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 |
凌宁 |
论文 |
《金融经济》第4期 |
2007-4-15 |
哲学所 |
论儒家的五个悖论 |
王文元 |
论文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
2007-4-10 |
哲学所 |
试论儒家的"教人以文" |
王文元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第3期 |
2007-4-10 |
历史所 |
鸦片战争前后研究边疆和域外史地的学者群 |
章永俊 |
论文 |
《学术研究》第3期 |
2007-3-20 |
历史所 |
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批判思潮与边疆观念 |
章永俊 |
论文 |
《中州学刊》第3期 |
2007-5-1 |
经济所 |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北京新农村建设中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研究 |
刘薇 |
论文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7-1-2 |
经济所 |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之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 |
魏巍 |
论文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7-3-31 |
外国所 |
城市贫困家庭就业扶助对策研究——对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贫困再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
邱莉莉 |
研究
报告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
2007-4-10 |
管理所 |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运行与发展 |
施昌奎 |
论文 |
《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2月号 |
2007-2-5 |
管理所 |
《2007北京行业分析报告》创新与集群:北京行业发展的命脉 |
施昌奎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7-2-5 |
管理所 |
《2007北京行业分析报告》会展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施昌奎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7-2-5 |
管理所 |
建立“四级联盟”提升北京技术交易 |
施昌奎 |
论文 |
《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4月号 |
2007-4-5 |
管理所 |
北京技术转移服务业尚存五大问题 |
施昌奎 |
论文 |
《投资北京》2007年4月号 |
2007-4-5 |
科社所 |
苏东剧变后南非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
张登文 |
论文 |
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第2期 |
2007-4-25 |
社会学所 |
《呼唤大我》 |
许金声 |
专著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2007-1-3 |
经济所 |
网吧 CEO来了 |
魏巍 |
论文 |
《天下网吧》第4期 |
2007-4-20 |
经济所 |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分析 |
邓丽姝 |
论文 |
《生产力研究》第3期 |
2007-2-15 |
经济所 |
制造业和服务业关系的理论探讨和相关实证问题分析 |
邓丽姝 |
论文 |
《经济论坛》第2期 |
2007-1-15 |
经济所 |
北京如何吸引瑞士企业研发投资 |
任丁秋 |
论文 |
《投资北京》2007年第5期 |
2007-5-5 |
经济所 |
瑞士的养老保险体系 |
任丁秋 |
论文 |
<中国社会导刊>总第158期 |
2007-5-10 |
科社所 |
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 |
张登文 |
专著 |
人民出版社 |
2007-3-18 |
图书馆 |
地情网建设问题初探 |
王超湘 |
论文 |
《江苏地方志》第2期 |
2007-4-10 |
图书馆 |
论现代图书馆的开放理念 |
王超湘 |
论文 |
《情报资料工作》2007增刊 |
2007-4-25 |
图书馆 |
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
王超湘 |
论文 |
《图书馆建设》2007增刊 |
2007-4-30 |
历史所 |
清代前期税关的设置 |
邓亦兵 |
论文 |
《清史研究》第2期 |
2007-5-29 |
哲学所 |
道家以虚静通于万物的理想人格 |
那薇 |
论文 |
《宁夏社会科学》 第3期 |
2007-5-30 |
经济所 |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与北京的发展 |
邓丽姝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
2007-2-15 |
经济所 |
北京应加速高技术服务业 |
赵弘 |
论文 |
《投资北京》第3期 |
2007-3-5 |
外国所 |
哪些因素妨碍了城市低保人员再就业 |
邱莉莉 |
研究
报告 |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
2007-5-28 |
历史所 |
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史学思想的新发展 |
章永俊 |
论文 |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第4期 |
2007-4-1 |
科社所 |
从国际化角度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
左宪民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增刊 |
2007-2-1 |
科社所 |
论增强忧患意识 |
左宪民 |
论文 |
光明日报(头版) |
2007-3-30 |
经济所 |
网吧该开展文化创意运动 |
魏巍 |
论文 |
《天下网吧》第5期 |
2007-5-31 |
社会学所 |
本世纪初北京城四区居民的生活时间分配 |
雷弢 |
研究
报告 |
《新视野》第3期 |
2007-5-10 |
科社所 |
营利性与公益性:企业慈善困境的现实求解 |
张洪武 |
论文 |
《中州学刊》2007年第3期 |
2007-5-10 |
哲学所 |
海德格尔和庄子的渊源:诗意道说与无心吟咏 |
那薇 |
论文 |
《人文杂志》第3期 |
2007-5-15 |
哲学所 |
穷人与夫人可以和平共处 |
王文元 |
论文 |
《中国财富》第4期 |
2007-6-6 |
哲学所 |
传话与扬弃 |
王文元 |
论文 |
《天中学刊》第1期 |
2007-6-6 |
社会学所 |
广西金秀瑶族五支系再研究 |
包路芳 |
论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2007-5-8 |
经济所 |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与北京的经济发展 |
陈孟平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
2007-6-6 |
历史所 |
《1840-1949北京近百年生活变迁》 |
袁熹 |
专著 |
同心出版社 |
2007-5-6 |
综治所 |
透视奥运安保的“雅典模式” |
殷星辰 |
论文 |
《投资北京》第6期 |
2007-6-5 |
外国所 |
京城百户贫困家庭再就业 |
邱莉莉 |
研究
报告 |
北京日报科技专刊 |
2007-6-6 |
科社所 |
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的互动是构建和谐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 |
刘冀瑗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增刊 |
2007-1-25 |
科社所 |
《2007年北京社区发展报告》创新 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 |
刘冀瑗 |
论文 |
社科文献出版社 |
2007-1-15 |
外国所 |
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研究 |
房莉杰 |
论文 |
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保障制度》第5期 |
2007-5-1 |
社会学所 |
春运:阜阳现象 --安徽阜阳火车站调研手记 |
张西 |
研究
报告 |
《报告文学》第1期 |
2007-1-5 |
历史所 |
清代前期税官的考核标准 |
邓亦兵 |
论文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期 |
2007-6-8 |
历史所 |
清代前期的中央关与地方关 |
邓亦兵 |
论文 |
人大报资料中心《经济史》2007年3期转载。 |
2007-6-27 |
文学所 |
蝶变_从小说到舞台 |
高音 |
论文 |
《剧本》第5期 |
2007-5-23 |
社会学所 |
《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之(1993-2006:普通选民投票行为及参选态度之变迁-来自北京的调查与初步分析 |
雷弢 |
研究
报告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2007-5-31 |
社会学所 |
公民参与和社区和谐: 理念、变迁和制度化趋势 |
缪青 |
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
2007-6-20 |
科社所 |
从源头上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邱守娟 |
论文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四期 |
2007-4-5 |
外国所 |
城市贫困家庭再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
邱莉莉 |
论文 |
《北京观察》第10期 |
2007-10-31 |
综治所 |
2008奥运安保:北京准备好了吗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纪事》第5期 |
2007-5-1 |
综治所 |
构筑非公经济组织治安防控体系实证研究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第2期 |
2007-6-1 |
经济所 |
外国直接投资对北京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 |
温晓红 |
论文 |
《特区经济》第5期 |
2007-5-25 |
经济所 |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
齐福全 |
论文 |
《经济科学》第3期 |
2007-6-30 |
经济所 |
协会建设的四项原则 |
魏巍 |
论文 |
《天下网吧》第6期 |
2007-6-30 |
外国所 |
“户户参与的日本社区管理” |
张暄 |
论文 |
《青年参考》 |
2007-4-20 |
图书馆 |
浅析地情资料库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
王超湘 |
论文 |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
2007-6-10 |
管理所 |
资金流、人流决定大城市房价走势 |
施昌奎 |
论文 |
《城市开发》第7期 |
2007-7-15 |
文学所 |
也说 “南岭北梅” |
张泉 |
论文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第4期 |
2007-4-25 |
文学所 |
北京的地盘:北京话不再做主? |
金汕 |
论文 |
《北京纪事》第6期上 |
2007-6-5 |
文学所 |
《2006北京奥运经济报告》健全法制才能保证“绿色奥运” |
金汕 |
论文 |
北京出版社 |
2007-6-30 |
文学所 |
《2006北京奥运经济报告》利用奥运发展北京体育创意产业 |
金汕 |
论文 |
北京出版社 |
2007-7-6 |
首都综治所 |
《关于社区的对话》之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建设 |
袁振龙 |
其他 |
同心出版社 |
2007-6-30 |
外国所 |
巴黎政府老年住房福利政策 |
白志刚 |
论文 |
《中国社会导刊中国老龄专刊》总第149期 |
2007-2-10 |
历史所 |
姚广孝史料一则及相关诸问题 |
郑永华 |
论文 |
《中国史研究》第2期 |
2007-5-20 |
文学所 |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史料与研究 》第一辑 |
张泉 |
编著 |
江西出版集团 |
2007-3-8 |
管理所 |
首都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管理研究 |
张耘 |
专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7-6-1 |
综治所 |
社会资本与社会安全 |
袁振龙 |
论文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
2007-6-30 |
经济所 |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
邓丽姝 |
论文 |
《特区经济》2007年第7期 |
2007-7-25 |
哲学所 |
现实文学与传世文学 |
王文元 |
论文 |
《新疆大学学报》第3期 |
2007-7-16 |
哲学所 |
儒家"礼"的形式美程式美极其现实意义 |
王文元 |
论文 |
《天中学刊》第3期 |
2007-7-16 |
综治所 |
一把尺子量创建 |
袁振龙 |
论文 |
《北京支部生活》第9期 |
2007-9-1 |
综治所 |
人的存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与以人为本 |
袁振龙 |
论文 |
《天府新论》第4期 |
2007-7-20 |
文学所 |
为区域文学史一辩 |
张泉 |
论文 |
《文学争鸣》第7期 |
2007-7-6 |
文学所 |
拿什么拯救你,北京方言 |
金汕 |
论文 |
《北京纪事》第7期上 |
2007-7-5 |
城市所 |
延续与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 |
齐心 |
论文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
2007-5-10 |
城市所 |
北京市残疾人医疗保障研究 |
齐心 |
论文 |
《卫生经济研究》第2期 |
2007-2-1 |
城市所 |
北京市残疾人医疗保障研究 |
齐心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1 |
社会学所 |
北京居民认可的收入差距公允值 |
雷弢 |
论文 |
《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 |
2007-7-1 |
城市所 |
低保未就业人员求职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
齐心 |
论文 |
《城市问题》第7期 |
2007-7-27 |
经济所 |
开发区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思考——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
邓丽姝 |
论文 |
《特区经济》2007年第6期 |
2007-6-25 |
哲学所 |
人道主义与传统 |
王文元 |
论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3期 |
2007-7-30 |
经济所 |
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实证分析 |
齐福全 |
论文 |
《中国农村经济》第7期 |
2007-7-30 |
社会学所 |
中等收入选民是推动人大选举的中坚力量 |
雷弢 |
论文 |
《中国改革》第8期 |
2007-8-1 |
综治所 |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面临的法律困境与对策建议 |
汤道刚 |
论文 |
《新视野》第4期 |
2007-7-10 |
综治所 |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面临的法律困境与对策建议 |
殷星辰 |
论文 |
《新视野》第4期 |
2007-7-10 |
经济所 |
网协生存的启示 |
魏巍 |
论文 |
《天下网吧》2007年第7期 |
2007-7-31 |
历史所 |
省河之南的鏖战——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两广洪兵起事舆图考释之二 |
郑永华 |
论文 |
《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 |
2007-7-20 |
城市所 |
大城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齐心 |
论文 |
《统计研究》第7期 |
2007-7-15 |
历史所 |
王源交游及其遗民子弟的一生 |
刘仲华 |
论文 |
《清史研究》第1期 |
2007-2-15 |
历史所 |
明清之际一个普通士人的人生际遇 |
刘仲华 |
论文 |
《石家庄学院学报》第5期 |
2007-9-20 |
外国所 |
政府采购怎样支持首都自主创新 |
任丁秋 |
论文 |
《投资北京》2007年第7期 |
2007-7-5 |
院办 |
北京风俗史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研究》 |
袁懋栓 |
编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7-7-6 |
科社所 |
北京历史文化研究----透视建国后北京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与前景《旧曲 新律 变奏》 |
张宁 |
专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7-7-6 |
社会学所 |
北京市城四区居民闲暇时间状况调查 |
雷弢 |
研究
报告 |
《数据》2007年第7期 |
2007-7-1 |
科社所 |
NPO经费来源: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 |
张洪武 |
论文 |
《重庆社会科学》第8期 |
2007-8-15 |
经济所 |
政策也讲刚柔两相宜 |
魏巍 |
论文 |
《天下网吧》杂志社2007年第8期 |
2007-8-31 |
文学所 |
体育场馆建设热的冷思考 |
金汕 |
论文 |
新华社《瞭望》杂志34期 |
2007-8-8 |
城市所 |
<现代城市运行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聚散功能 |
冯刚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7-5 |
科社所 |
论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 |
刘冀瑗 |
论文 |
《长白学刊》第4期 |
2007-7-20 |
哲学所 |
关于“芝诺悖论”的一些思考 |
王玉峰 |
论文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论文集 |
2007-6-30 |
科社所 |
论增强忧患意识 |
左宪民 |
论文 |
《新华文摘》第12期转载 |
2007-6-8 |
文学所 |
北京体育创意产业研究 |
金汕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4期 |
2007-9-2 |
哲学所 |
构建和谐社会与人性的塑造--仅以西方历史进程为例 |
杜丽燕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
2007-6-15 |
开发部 |
关于解决城八区平房居民生活不便方案研究 |
滕仲日 |
论文 |
《领导决策信息》 |
2007-8-27 |
社会学所 |
影响首都低保制度未来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
冮树革 |
研究
报告 |
院报《看一眼》第4期 |
2007-7-26 |
社会学所 |
《现代城市运行管理》城乡接合部问题的成因与治理思路 |
冯晓英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8-30 |
哲学所 |
从韩愈的《师说》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梁劲泰 |
论文 |
《经纪人-科学与教育探索》2007年第8期 |
2007-8-15 |
哲学所 |
《领导科学》个人撰写第7章 |
梁劲泰 |
其他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07-7-15 |
城市所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宜居城市建设 |
叶立梅 |
论文 |
《北京规划建设》第1期 |
2007-1-11 |
哲学所 |
活佛转世制度的理论及历史依据 |
梁劲泰 |
论文 |
《社科研究》第6期、香港新闻出版社 |
2007-6-15 |
城市所 |
北京八城区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
叶立梅 |
论文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增刊 |
2007-4-30 |
城市所 |
《现代城市运行管理》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思路创新 |
叶立梅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8-16 |
社会学所 |
国外社会救助的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 |
冮树革 |
论文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
2007-7-10 |
管理所 |
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
施昌奎 |
论文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 第5期 |
2007-10-8 |
社会学所 |
从农民工到新市民: 公民文化的视野和亟待开发的社会工程 |
缪青 |
论文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5期 |
2007-10-17 |
社会学所 |
《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北京市私营企业主状况调查 |
冮树革 |
研究
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12 |
满学所 |
满蒙语比较语言学文献概况 |
晓春 |
论文 |
《卫拉特研究》第3期 |
2007-10-18 |
哲学所 |
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
王文元 |
论文 |
学术界〉第5期 |
2007-5-7 |
社科编 |
清末民国时期的名片及其社会功能 |
窦坤 |
论文 |
《历史档案》第3期 |
2007-8-15 |
文学所 |
《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文化创意与城市精神》 |
张泉 |
编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6 |
社会学所 |
《1993-2006中国私营企业大型调查》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 |
冮树革 |
研究
报告 |
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
2007-5-30 |
社会学所 |
流动儿童教育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
韩嘉玲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4期 |
2007-8-15 |
科社所 |
论非营利组织的责任及责任治理 |
张洪武 |
论文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
2007-10-10 |
社会学所 |
从高考作文题透视我国人文教育的缺陷 |
上官李力 |
论文 |
《教育科学研究》第8期 |
2007-8-10 |
文学所 |
《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文化创业与城市精神意》城市精神 述首都城市文化形象新纪元 |
沈望舒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2 |
文学所 |
《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文化创业与城市精神意》京东新型文化社区“中国宋庄现象” |
沈望舒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2 |
文学所 |
《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文化创业与城市精神》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考察团北美考察报告 |
沈望舒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1-2 |
文学所 |
美国演出业“双城记”,美国的演出是啥样的 |
沈望舒 |
论文 |
中国文化报 |
2007-1-26 |
文学所 |
在文化产业链中体现国家意志 |
沈望舒 |
论文 |
群言出版社 |
2007-1-1 |
文学所 |
危机感加速中国文化产业成长 |
沈望舒 |
论文 |
《瞭望新闻周刊》19期 |
2007-5-7 |
文学所 |
人的现代化与首都城市文化的首善精神 |
沈望舒 |
论文 |
《城市问题》第4期 |
2007-4-1 |
社会学所 |
研究生考录制度亟待该改革 |
上官李力 |
论文 |
《民主》第4期 |
2007-4-10 |
文学所 |
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 |
沈望舒 |
论文 |
《瞭望新闻周刊》22期 |
2007-5-28 |
文学所 |
政府应学会讲文化“故事” |
沈望舒 |
论文 |
《人民论坛》11期 |
2007-6-1 |
文学所 |
个旧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沈望舒 |
论文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7-5-1 |
文学所 |
专业化职业化溶在细微处 |
沈望舒 |
论文 |
北京日报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版 |
2007-6-26 |
文学所 |
三大板块塑网吧新形象 |
沈望舒 |
论文 |
《天下网吧》第4期 |
2007-4-1 |
文学所 |
网络文化生态遭遇危机 |
沈望舒 |
论文 |
《人民论坛》2007年13期 |
2007-7-1 |
文学所 |
文化距离与文化空巢 |
沈望舒 |
论文 |
北京日报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版 |
2007-8-7 |
文学所 |
北京怎样讲述自己的故事 |
沈望舒 |
论文 |
《瞭望新闻周刊》第32期 |
2007-8-6 |
文学所 |
产业需要有文化创意 |
沈望舒 |
论文 |
《瞭望新闻周刊》34期 |
2007-8-20 |
文学所 |
彰显枢纽型区位优势 担当文化“走出去”战略重任 |
沈望舒 |
论文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07-8-1 |
社会学所 |
早期教育热的冷思考 |
上官李力 |
论文 |
《教育参考》第6期 |
2007-6-10 |
文学所 |
十大指标考量公共文化服务 |
沈望舒 |
论文 |
北京日报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版 |
2007-6-5 |
综治所 |
廉政文化的和谐意蕴 |
殷星辰 |
论文 |
《中国共产党》第7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
2007-7-1 |
管理所 |
北京科技创新能力还需提高 |
张耘 |
论文 |
〈中国改革〉第9期 |
2007-9-1 |
科社所 |
国内学术界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综述 |
刘蕾 |
论文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9期 |
2007-9-20 |
科社所 |
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中看当代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
刘蕾 |
论文 |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第8期 |
2007-8-15 |
科研处 |
如何大力发展社区休闲 |
赖勤 |
论文 |
《投资北京》第9期 |
2007-9-5 |
社会学所 |
教育蓝皮书《2006: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落实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制度冲突》 |
韩嘉玲 |
论文 |
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7-2-15 |
社会学所 |
《及早关注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成长与出路问题》 |
韩嘉玲 |
论文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8期 |
2007-8-1 |
经济所 |
怎样管理是创新? |
魏巍 |
论文 |
《天下网吧》杂志2007年第9期 |
2007-9-29 |
历史所 |
姚广孝真的下过西洋吗? |
郑永华 |
论文 |
《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
2007-9-15 |
科社所 |
非营利组织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选择 |
张洪武 |
研究
报告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2007-10-1 |
哲学所 |
再析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 |
王玉峰 |
论文 |
《求是学刊》第5期 |
2007-9-15 |
科社所 |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左宪民 |
论文 |
光明日报 |
2007-8-21 |
社会学所 |
《由城乡分治走向统筹共治》 |
冯晓英 |
专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7-9-30 |
文学所 |
在京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群体扫描 |
刘瑾 |
论文 |
《北京观察》第10期 |
2007-10-10 |
综治所 |
《北京社区研究报告2007》北京新建居住区各类社区组织关系研究 |
袁振龙 |
论文 |
同心出版社 |
2007-5-31 |
首都综治研究所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卷二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
袁振龙 |
论文 |
北京出版社 |
2007-7-31 |
首都综治研究所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卷二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执政能力与党群关系 |
袁振龙 |
论文 |
北京出版社 |
2007-7-31 |
城市所 |
《走向有限社区——对一个城市居住小区的社会网络分析》 |
齐心 |
专著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12-15 |
经济所 |
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07-2008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 |
赵弘 |
编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9-6 |
科社所 |
理论工作的重大任务 |
杨奎 |
论文 |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
2007-10-15 |
科社所 |
苏东剧变后南非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
张登文 |
论文 |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
2007-1-10 |
科社所 |
苏东剧变后古巴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张登文 |
论文 |
上海党史与党建 |
2007-6-20 |
管理所 |
《2007年北京行业分析报告》北京商业零售业分析报告 |
杨松 |
研究
报告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7-1-31 |
管理所 |
北京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模式及管制方式(上) |
杨松 |
研究
报告 |
《中国市场》第7期 |
2007-7-31 |
管理所 |
北京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模式及管制方式(中) |
杨松 |
研究
报告 |
《中国市场》第8期 |
2007-8-31 |
管理所 |
北京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模式及管制方式(下) |
杨松 |
研究
报告 |
《中国市场》第9期 |
2007-9-30 |
哲学所 |
文化传统下的“公共性” |
梁劲泰 |
论文 |
《科教文汇》第10期 |
2007-10-26 |
管理所 |
北京市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及对策 |
张耘 |
论文 |
《经济界》第5期 |
2007-9-2 |
管理所 |
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
张耘 |
论文 |
《城市管理与科技》第5期 |
2007-11-1 |
文学所 |
由文化产业迈向文化创意产业 |
刘瑾 |
论文 |
中国艺术报2007,10,16 |
2007-10-16 |
文学所 |
关于京台携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
刘瑾 |
论文 |
中国文化报 |
2007-9-29 |
文学所 |
京台文化合作交流管窥 |
刘瑾 |
论文 |
《两岸关系》第6期 |
2007-6-10 |
文学所 |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史料与研究》日本电子游戏作品的历史观和中日关系问题 |
刘瑾 |
论文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007-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