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讲师团联合举办“线上连麦宣”百姓宣讲报告会,两地宣讲员围绕“伟大抗战精神”与“两山”理念通过云端连线方式宣讲,一万余名京乌两地党员干部群众在现场或通过网络聆听宣讲,这是理论宣传宣讲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探索。
乌海市5位百姓宣讲员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乌海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分享了从“煤城”到“美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北京会场通过大屏幕全程收听收看。乌海市乡镇干部厉慧辉、“撸板儿呱嘴”创始人袁沛耀结合自身多年在乡镇工作的所见所感,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乌海抽水蓄能公司刘秦源讲述了乌海市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网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小学教师李佼芮讲述乌海市开展治矿、治企、治水、治车、治路、治气、治场“七治”提质大行动;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郭鑫悦讲述了乌海市以钉钉子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随后,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的5位宣讲员讲述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生动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引发了两地观众的强烈共鸣。丰台区宛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然讲述爷爷如何顶着烈日、冒着寒风,无数次向游客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细节;蒙藏学校旧址物业管理员罗通讲述回民支队马本斋的铮铮铁骨,更描绘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坚贞不屈,英雄母子用生命诠释了家国大义;北京佑安医院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扈彩霞讲述爷爷扈金兰为守护冀南银行壮烈牺牲的故事;顺义区焦庄户村民、焦庄户村第一任民兵中队长马文藻之子马成以《全民皆兵地道战》为题,揭开了家乡“地下长城”的神秘面纱;门头沟区委党校教师张董以《“挺进军歌”再唱响》为题,生动讲述了冀热察挺进军的故事。
此次报告会还特别设置了“向英烈和先辈致敬”环节,通过AI技术制作的视频让英烈形象“穿越时空”,与北京、乌海的观众“对话”,共同感受“今日中国,如你所愿”的盛世图景。宣讲结束后,现场观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令人心潮澎湃。此刻的歌声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新时代下红色基因传承的创新范式。
此次宣讲活动创新采用线上连麦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两地优质宣讲资源的共享互通。当抗战精神与绿色发展在云端相遇,既展现了北京市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方面的丰硕成果,也展示了乌海市在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
与会群众纷纷表示,两地宣讲员的精彩讲述,不仅让抗战精神的火炬在新时代继续传递,也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这种跨地域的云端宣讲形式新颖、内容生动,让听众既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课。大家表示要将宣讲活动中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伟大抗战精神砥砺前行,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引方向,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彭亚南 审核:李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