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艰难与辉煌——哲学所参观建党珍贵历史文献展

    北京社科院哲学所党支部6月15日前往国家图书馆参观了 “艰难与辉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1921-1949)”。该展览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军事科学院、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协办,是国图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革命历史文献展览。我们有很多方式来纪念、反观和反思一个革命政党走过的、走着的道路,歌曲、电影、讲座等等等等。图片、手稿、家书、文学作品、报纸期刊,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能从更多角度,呈现给我们一个更为真实更为具体的共产党发展历程。
    这次展览的文献极为丰富,总量达到4000多种,其中超过一半的文献是首次公开展览。展览以1911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大背景,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为主线,分为“东方欲晓”“开天辟地”“风起云涌”“星火燎原”“中流砥柱”“天翻地覆”等6个篇章,选取各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节点,用各种文献来凸显、来解读史实。用国图自己的介绍说,这是一次“以红色革命文献为主体,辅以国民党统治地区文献,缀以珍贵古籍善本及珍稀外文善本”大规模展览。
    所展文献中有些相当珍贵,罕见于坊间。如《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陈望道翻译)、《资本论》德文初版本(李一氓捐赠)、《毛泽东选集》的最早版本(1944年晋察冀新华书店)、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等。手稿中,既有马克思、恩格斯、拉法格、燕妮等人的书信手稿,也有柔石的《诗稿》、冯铿的《胎儿》、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和郭沫若的《屈原》以及郑振铎的“海外日记”。同时展出的还有柳亚子、朱自清、冯雪峰、丁玲和周立波等人的名篇。
    《清党运动》、《清党丛书》、《剿匪纪实》等多种国统区“白色文献”等都是第一次公开展览,给我们换了一种视角,从反面凸显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历程。展览还展出多部外国人记录中国红色革命的书籍和书信档案,包括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手稿电文、福尔曼的《北行漫记》、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丛书等。
    整个展厅划分为两个空间,一部分展览和参观,一部分是文献阅览。阅览室中除了有文史哲等各个学科的纸质书刊供人查阅,国图还将很多珍贵文献用用数字化手段呈现给公众,其中有8种语言的《共产党宣言》、《陕北集影》等书籍全文;解放区报纸对战斗的报道,老照片、革命家书,甚至还有当时的连环画。
    哲学所党支部的党员在这次参观中颇有收获,遗憾的是,展厅中不允许拍照,所以无法和大家分享更多文献图片。我们愿意将展览信息提供给大家,院里其他所、处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前去参观,参观持续到今年的7月31日,期间,国图还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专题研究系列讲座”等一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