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研究成果

李建盛主编《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11-2012)出版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1-2012)》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2年4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李建盛所长、研究员任主编的《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1-2012)》,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要求,这一年也是北京提出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和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战略任务的一年。《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1-2012)》围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主题,立足“十二五”时期的文化规划,以2012年度北京的文化战略、发展、建设和管理为基本内容,从文化政策与文化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总结分析首都文化发展的现状、原因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部分“总论”,围绕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主题,从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首都文化发展、四大文化发展战略推动首都文化建设、六大文化发展目标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八大措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等方面,对如何加快推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作用做出理论思考,并提出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措施。
   第二部分“文化政策与首都文化发展战略”,以首都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政策、文化管理为基本内容,以“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为背景,概述2011年首都文化发展的新动态,阐述首都文化体制改革与城市发展转型等方面的新问题。
    第三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与首都文化软实力”,介绍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优势以及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众参与度和体制机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内一线城市进行比较研究。
  第四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以北京文化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基本内容,探讨文化旅游、动漫、网游、演艺、会展、设计、艺术品交易等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各领域的现实状况与发展态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五部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以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走出去为基本内容,考察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态和新发展,概述和探讨文化交流的战略问题。
     报告提出结合首都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推动首都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措施,报告认为,作为国家首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示范作用和影响的发挥,有赖于结构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结构和要素支撑,需要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北京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提升到首都文化发展繁荣和先进文化之都建设的战略性地位和高度,使之成为支撑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支撑体系,成为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性措施。
1.增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研究,加强北京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规划和战略思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北京的文化建设发展要有战略意识和战略规划。北京作为中国国家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应从国家首都文化战略发展高来考虑北京的文化建设、北京的文化竞争力和首都城市的文化形象建设问题,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全面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深刻把握国际国内的形势,结合当前和未来北京城市的发展转型和科学发展需要来推动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按照中央的要求,发挥党委和政府的领导组织作用,把北京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北京市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总体规划;(2)从推动国家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制定具有高度战略性、科学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首都文化建设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和战略措施;(3)从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北京各领域和各区县的综合性和专项文化规划,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优化文化结构、突出文化特色、塑造文化品牌,形成首都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合力;(4)深刻分析和把握当前和未来的国际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和趋势,把北京文化发展繁荣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大局来思考,为国家文化发展、国家文化价值建设、国家文化话语权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做出积极贡献,增强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转变首都文化发展方式
   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国策,是国家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首都文化事业和快速发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关系到首都城市科学发展的总体布局。(1)立足北京大文化发展观念,积极转变首都文化发展方式,强调和重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首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整合利用首都文化资源、文化资本、智慧资本、人才资本优势,科学统筹文化与城市、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生态、文化与生活的关系,把北京文化的发展繁荣作为推动首都城市发展转型的动力支撑;(3)创新首都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北京市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提高企业的创新发展活力,增强政府的科学管理效力,实现首都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并重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发展、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均衡发展;(4)积极探索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联动合作机制。建立由北京市相关文化领导部门组织领导,职能部门有机合作的联合协作机制,统筹北京市文化的建设发展;整合北京资源优势和首都资源优势,建立北京市与中央、首都相关文化单位的联动共建机制,建立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联动协作机制。
3.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的高度,保护和弘扬历史名城的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汇聚、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中心;北京作为历史名城,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名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北京的历史名城和名城文化都是首都文化发展繁荣的结构性要素,是现代化中国发展和现代化首都发展中具有中国特色和北京特色的基础性资源,是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传承历史名城文化,弘扬国家和民族文化价值,塑造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内在性支撑。(1)从国家首都和国家文化中心的战略高度,把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作为首都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撑,把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国家首都文化建设的任务;(2)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高度,在进一步整体保护物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历史名城文化的保护,充分意识到历史名城保护和历史名城文化传承具有同等重要性,既重历史名城的物质性保护,也高度重视历史名城文化性的保护和传承;(3)从物质性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性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历史名城保护体系和历史名城文化的传承体系;(4)从城市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资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北京历史名城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工程,把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上升为推动历史名城建设的文化资本,实现从传统文化资源向城市文化资本的转化。
4.完善和提升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场所中为公众共享的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民性的特征,是文化社会效益和文化公民权益的集中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表现为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文化共享,并通过文化共享培育公共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因此,从物质性文化设施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性要素,从非物质性文化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城市精神和公共文明的动力性因素,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首都精神文明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目前,北京市已基本实现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但是,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1)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服务性和体系性,尤其要加强公共文化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参与度、满意度和公共效益,更有效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2)要进一步拓展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服务公众的公共教育讲座、公共文化交流、公共文化展示和公共文化体验,切实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文明水平;(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建共享的联动协作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和提高社会力量、民间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首都公共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4)鉴于北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较为健全和完善,建议充分利用北京高校集中的优势,建立首都市民和大学生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加强和提升首都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创新和优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品质和创意水平,推动文化资本、科技资本、智慧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资本、科技资本、智慧资本和经济资本优化组合和融合创新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把文化资源和文化智慧转化为资本,快速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发展。以创新为本体的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概念,创意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贯穿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过程,没有创意就没有文化产业的优化发展,没有创意就没有创意产业的提升,以文化创意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推动首都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性动力要素。(1)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具有国家首都的战略高度和战略视野,契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持续创新活力和引领带动作用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2)着力改变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粗放型、数量型、分散型、低效型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加快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建设,尤其是品牌化建设,不断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品质,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坚持走内容创新的道路,提高文化产业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品质和文化价值,高质量、高品位、高标准的文化创意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才能产生持久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4)尤其要发挥首都人才资本、文化资本、智慧资本和科技资本的优势,积极改变目前复合型高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改变目前创意人才比例性失调合结构性短缺的状况。努力提高北京创意设计的水平,以文化创新提升创意产品的内涵和品质,以设计创意提高创意产品的技术和工艺水平,推动首都创意产业和创意之都的建设和发展。
6.增强和扩大文化交流与传播,建设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辐射力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平台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是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重要途径,是传播中国和北京文化资源、展示文化魅力、传导文化价值、弘扬文化精神、塑造文化形象,提高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丰富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内容、发达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渠道、先进的文化传播技术与交流平台、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品牌,是推进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支撑性要素。(1)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资源优势,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辐射力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平台,有力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2)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国际交往中心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开展代表国家水平和具有国家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传播、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活动,塑造具有国家首都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平台和品牌,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和国家首都文化的价值影响力和精神导向力,提高国家文化和首都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地位;(3)充分利用北京城市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媒体和城市立体空间媒体优势,充分利用文化艺术活动、文化展示活动、文化宣传活动和文化交易平台,立体地多维地开展和推进国家和首都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4)不断创新首都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管理,重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内容价值引导,加强高层次文化传播技术人才和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水平和质量,增强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文化内容创新、文化价值创新、文化品牌创新、交流传播体制创新,增强、扩大和推进首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
7.建构和完善文化市场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具有吸引、辐射作用的中国文化市场中心和文化交易平台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服务以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为主体,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以发展文化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体,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文化市场服务资源,为首都文化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提供有力条件,建构和完善首都文化市场服务体系。(1)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和世界的文化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扩大文化消费内需,在保障文化民生的基础上,整合首都文化服务市场要素,发展服务全国和面向世界的文化中介和文化市场服务机构,推动首都文化服务的体系化发展;(2)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政策体系,创新文化市场服务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增强文化市场企业创新活力,建构面向全国和国际的文化市场与交易平台,加快各种综合性、规模性、专业性和品牌化的文化产品市场中心、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构建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具有吸引、辐射作用的中国文化市场中心和文化交易平台。(3)切实加强和开拓国内纵向一体化和国际横向一体化的国内国际文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塑造服务全国和国际的文化中介和文化市场服务机构,推动文化交易要素聚集,塑造文化产品服务、文化创新服务、文化资本服务、文化科技服务、文化信息服务、文化人才服务、文化金融服务、文化法律服务品牌,推动文化市场服务体系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4)发挥首都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文化市场资源,积极拓展国际国内文化市场,发展文化消费新形态,开辟消费市场新领域,健全和完善首都文化消费市场服务体系;(5)加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的价值引导,增强文化服务市场的创新活力,转变文化经济和文化消费的发展方式,以内容性文化、品质化文化、创新性文化推动文化消费、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的快速发展,实现首都文化市场服务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
8.汇聚和培育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新人才,建设宏大的首都文化人才队伍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创造性的文化人才,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因素,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因素。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十次会议的 《意见》提出,实施文化名家领军工程,建设首都文化人才高地。世界文化发达城市的文化发展无不倚重人才资本。纽约、伦敦、东京的创意产业人才占工作总人数的12%、14%和15%,而目前北京的创意人才则不到10%。北京是全国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汇聚之都,人才数量和规模高于全国其他城市乃至主要世界城市,但是,北京的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科技人才、文化管理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服务人才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和比例性失调,尤其是缺乏具有国际前沿视野、现代高端理念、复合创新思维、先锋创意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和人才队伍,离高端人才聚集之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1)要进一步完善首都文化创新人才聚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和扶持体系,塑造和培育适应创新性高端文化人才发展和文化创新的文化环境、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2)进一步完善首都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培育机制,充分发挥首都著名高校、科研机构云集的优势,采取对口培养、定向培养的方式,与有关单位合作,培养首都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文化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科技人才、文化服务管理人才;(3)完善首都文化人才管理和运用机制,建立首都文化创新创意人才资源信息库,对首都文化创新人才进行整合分类和专业归档,整合人才资源,发掘和利用人才资源,发挥首都人才资本和智慧资本优势;(4)加强国内外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新人才和文化技术人才的引进,尤其要不断完善文化创新人才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奖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和奖励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工程建设,构建首都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推进高端文化创新人才聚集之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