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新闻报道

文化所赴房山区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发展

  10月23日至10月24日,文化所科研人员先后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大桥、长沟唐代刘济墓、周口店猿人遗址、霞云岭村考察房山区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文保单位、文旅产业在7月底8月初暴雨灾后的重建与可持续发展情况,并与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领导进行座谈。
  23日上午,文化所一行到房山区受灾较为严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琉璃河大桥进行实地考察,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晓兵向大家介绍了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及考古挖掘现场因灾受损状况,并请专业人员对琉璃河大桥的灾后修复方案及工作计划做了具体的讲解。随后,在房山区文物保护所所长金超的陪同下,文化所一行前往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墓,考察房山区历史文化遗址发掘和文物保护情况。
  23日下午,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晓兵、副局长郭立婷、房山区文物保护所所长金超、副所长孙静与文化所科研人员进行座谈。陈晓兵局长对文化所科研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梳理了房山区文旅资源分布与开发现状,概括了房山区文旅资源总量大、要素齐全、等级高,但点位分散等基本特征,分析了文旅资源开发的几个不足之处,如交通不够便利,配套设施有待提升,整体的文化形象提炼比较缺乏等。郭立婷局长详细介绍了此次房山区文旅资源因暴雨灾害受到的损失,列举了目前所采取的灾后恢复措施,如对洪水中受损的民宿进行贷款贴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受灾景区修缮与开发等。
  文化所副所长黄仲山首先表达对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感谢,介绍了北京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的基本情况,说明此次调研的目的在于考察房山区丰富的文旅资源及其利用情况,重点关注因暴雨受灾的文旅产业如何重获生机;副所长景俊美着力从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的角度进行了交流;王林生副研究员建议在文化概念的阐释和提升方面下功夫,打造具有房山区鲜明特色的文化IP;刘瑾副研究员建议着力提升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水平;晏晨副研究员分享关于加强文物风险防范能力的研究成果。在交流过程中,双方表示希望继续加强合作,共同讲好房山文旅故事。
  随后,文化所科研人员随金超所长到周口店猿人遗址进行调研,了解遗址发掘的进展和成果,考察运用现代科技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的路径和成效。
  24日,调研人员赴霞云岭村考察大石河沿岸旅游景点和民宿因水灾受损情况,实地走访被洪水冲毁的路段、民宿和文化设施,访谈当地村民,了解灾后重建措施与进展。
  为期两天的调研紧张而有序,调研人员切身感受到此次灾情对房山文旅产业的影响,也对房山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和灾后重建工作有了基本的了解。下一步,文化所将针对此次调研所积累的材料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体现智库研究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