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学术交流

文化所举办“新时代北京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2年11月2日下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举办“新时代北京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的专家有中国京剧“谭门”第七代嫡传、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青年团主演谭正岩先生、中央美术学院于洋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金浩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杂志主编孙晓霞研究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三弦演奏家、作曲家、国家二级演奏员王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黄仲山副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赵春婷副研究员。文化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这是一场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对话。会议上半场由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赵春婷副研究员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担任评议人。“谭门”第七代嫡传、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青年团主演谭正岩以《京剧演员的自律与责任》为题,从自律与责任两个方面来讲京剧演员的内外双修的艺术人生。从“唱戏的就相当于半个和尚”这句老京剧艺术家所总结的至理名言展开谈“每个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习性与规律”。但唯一相同的就是台下的基本功练习,也就是俗话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时也谈到其在表演艺术道路上所走过的弯路,为后来者作警示。对于“京剧演员的责任”这一方面,谭先生从其继承家学谈起,认为每个京剧演员应有一份责任心,认为这份责任心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组织、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承担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之后,谭正岩先生联袂北京京剧院古琴演奏家郝飒女士演出京剧《空城计》选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这一演出的形式体现出谭先生在传统京剧演出模式上的创新,是一种探索古琴音乐与京剧唱腔相结合的新尝试。
  中国艺术研究院金浩教授以《大戏看北京 舞出精彩来》为题,从“‘优于抒情巧于叙事’的新舞蹈观,更加贴近新时代生活风貌”、“‘有赛场没市场’的生态改变,学院派发展更加注重艺术实践”、“‘严肃艺术纯正努力’院团创作更加深耕细作进入良性快车道”等三个方面谈新时代以来北京地区的舞蹈艺术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为了未来北京地区舞蹈领域的发展,应注重选取积极向上的主旋律题材,大力弘扬现实主义精神,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美感;要促进舞蹈美感的独立表达,推动“京味”舞蹈创作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注重舞蹈艺术在群众中的普及,进一步放大舞蹈艺术的社会效应。热情呼唤更多的有识之士能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到北京舞蹈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之中,共同托举“大戏看北京”一道亮丽的新时代文艺风景线。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杂志主编孙晓霞研究员以 《现代中国艺术与中国现代艺术:新时代语境下的艺术传承和创新》为题,从历史学角度,对旧社会形态与传统艺术的至暗时刻、左翼艺术作品(一种现代的艺术形式)、1942:延安文艺座谈会——革命文艺形式、
  建设一个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78年以来的中国与西方艺术形式、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艺术道路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形式进行梳理,探讨19世纪以来的西方中心世界史、19~20世纪的二元论模块对不同历史环境的理论适用性,总结出新世界史模式下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特点:突破19世纪以来的二元世界观、文明观、等级空间观,确认自身文明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处于21世纪中国现代化之路的进程中,现代艺术的传统回归和继承、发掘是中国式艺术之现代性的又一次飞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黄仲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的艺术价值与艺术传承》为题,从“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艺术价值的三种角度”、“非遗活态文化的民间艺术价值与民俗意义”、“从历史到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的价值传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生活是非遗活态文化的根基”、“生命是非遗活态文化的灵魂”、“生态是非遗活态文化的经脉”。认为当下应该从生活的延续性看非遗活态文化的艺术价值传承,从生命的过程性看非遗活态文化的艺术价值传承,从生态的生长性看非遗活态文化的艺术价值传承。
  中央美术学院于洋教授以《图像叙事与时代新语—新时代北京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承传与发展》为题,采用建国以来的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以及西洋经典主题的画作来谈图像叙事与不同时代语境的关系,例如叶浅予先生所作《北平解放》、戴泽先生所作《东城墙》等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画作,既展现出这些画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征。同时,在新时代北京主题性的美术创作中,既体现出传承的特征,更表现出新时代新生活所带来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广播艺术团三弦演奏家、作曲家、国家二级演奏员王玉,以《三根琴弦,守正创新——三弦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为题,从其三弦家学谈起,讲到三弦在民族音乐中的广泛运用程度仅次于竹笛。同时用两把三弦(大三弦、小三弦)结合北方曲种(京韵大鼓、京剧等)与南方曲种(弹词)等进行了现场的片段演奏,对不同地区戏曲、曲艺音乐中三弦不同的揉弦颤音演奏手法进行了演示。其次,对于其在传统三弦音乐传承中所做出的成果进行一一展示,例如:多次多地拜访三弦老艺术家,探讨传统三弦的演奏技术、传统谱曲的传承等。例如,向三弦艺术家周润通先生学习传统三弦、向大相国寺音乐传人王总葵先生学习佛乐三弦。曾于国内外40多个院团合作演出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音乐会。在三弦理论研究中,曾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华乐大典·三弦》的编纂,同时身体力行从事三弦艺术的普及教育,开设三弦艺术课堂等。在这些艺术实践中,逐步地将三弦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付诸实践。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赵春婷副研究员以《北京音乐的特色与发展历史》为题,从北京音乐的特色与其发展历史进行论述。北京的音乐特色主要表现为:音乐文化历史悠久,音乐文化多元融合、对北方民族音乐文化的包容与吸收,南腔北调、昆乱不挡,中西交融,兼收并蓄。在北京音乐的发展历史研究中主要谈到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北京拥有20~70万年的石器时代灿烂的“幽燕远古文明”,有三千年的建都(城)历史,其文化渊源流传,地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重心地带”的南沿。同时,对照世界各地最早的音乐文化发现,北京地区的音乐文化也在“田园洞人”与“山顶洞山人”时期出现相对应的文物发现。此外,对于区域音乐文化的研究,不同时期行政划分有所不同,其所呈现的实际情况也相差甚远。北京音乐经历了“逐本求源”、“多元交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宫廷与民间音乐文化的相互交融”、“南腔北调,戏曲鼎盛”、“中西交融,兼收并蓄”的不同时期,形成了其特有的音乐特色。

  “新时代北京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提供了实践与理论交流的平台,为新时代北京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为研究北京艺术发展带来新视野和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