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学术交流

文化所举办“北京:文化变迁与知识转型”学术研讨会

   2021年11月24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举办“北京:文化变迁与知识转型”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以及两位文学所研究人员。

 

  根据发言人提交论题的偏重,讨论会分“史料北京”与“视觉北京”上下两场。上半场,北京大学马场公彦教授的发表题目是《战后日本人中国观的转变及其成因》,借助1943-1945以及1945-1949这两个时段的几乎所有日本刊行的杂志,用言论分析法,对杂志中的论题与论调的变化进行整理并加以阐释,从主题设定及其解题的方法中,寻求发现解读中国的认识路径,讨论战后日本人是如何看待同时代的中国,旨在从中国吸收思想资源、在建构中国形象的基础之上对日中关系产生影响。他重点强调日本由于败给中国的感受稀薄,故在1945年之后对战争的反省不够彻底。北京外国语学院秦刚教授做了题为《中薗英助在北京》,他从中薗英助的小说《第一次公演》入手,分析两位主角的原型及性格特征、作者与这两位原型在现实中的关系,以及这两位原型人物在日本占领下对日本的反抗及被杀害的悲惨命运,由此揭示中薗英助在战后的写作意图,旨在强调“历史不应该留下空白”。文化所陈玲玲详述了民国寓居北京三十年的日本汉学家桥川时雄的行迹及文化事业,指出其汉学素养接近中国传统士人学问的特征,认为桥川对中国典籍的整理和对中国文化界地图的绘制具有伦理色彩,他所提倡的亚洲主义,是以文字结盟的文化亚洲主义。他的思想为当下推动亚洲一体化具有昭示意义。
  

 

  下半场“视觉北京”聚焦民国写真、京剧以及黑泽明的电影。首都师范大学袁一丹副教授所作的《战争写真中的伪风物诗:华北交通写真档案初探》报告,以近年日本京都大学公布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拍摄的3万多张华北写真为分析对象,指出战争时期日本统治在空间意义上浏览景象之眼,是知道自己正在时间意义上看着景象,以构建殖民未来的种种可能性,殖民者所拍摄的种种风物,被编码成有待开发的资源、有待交易的剩余和有待建设的城市。提醒种种和平景象背后的帝国之眼。北京外国语大学葛东升博士作了题为《山本照相馆的北京写真》的报告,详细勾勒了山本家族自庚子事变以来在北京创建照相馆的历史、拍摄的北京写真,通过照相馆的命运变迁以折射近代以来复杂的中日关系。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教授的《日本近代文人与中国京剧》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自1920年代以来日本文人芥川龙之介、辻听花等与中国京剧的关联,特别强调日本文人对中国京剧的虚拟艺术和写意风格的体察,从跨学科的层面重估文学经典,并且以新的视角揭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丰富样态。文化所陈镭博士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为主要对象,分析其人物塑造中借鉴日本导演黑泽明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反英雄”形象的问题。陈镭通过对黑泽明电影的影响研究指出,国产古装剧中形成的此类人物形象是一种“东方式反英雄”,其救世情怀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尽管被赋予了张扬自主权的现代价值观,仍需在社群关系中完成自我确认。这类英雄形象实际上有助于调节社会矛盾、安抚破坏性冲动,引导人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