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学术交流

文化所举办“迎接数字人文:智能创作•数字文化•文艺批评新形态” 专题学术研讨会

  2021年11月17日下午,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承办的"迎接数字人文:智能创作·数字文化·文艺批评新形态 "专题学术研讨会在社科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报》以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院内外专家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会议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许苗苗研究员主持,评议人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教授;下半场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黄仲山主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刘方喜研究员评议。文化所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造就了文艺新现实、催生了文艺新形态,也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问题,以"数字人文"为关键词的跨学科研究转型近年来也备受关注。在此次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写作、数字人文的发展及未来、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其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会议上半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方喜研究员以《机器的助手:人工智能艺术主体之生产工艺学批判(兼评"后人类"范式)》为题进行发言,指出当今的AI正在引发现代机器第二次"智能"自动化革命,将"物质劳动"置换为"精神劳动",在人工智能时代,媒介理论的范式和视角都应随之调整。刘方喜研究员从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中发现了"机器的助手"这一概念,阐释了该概念在当代机器智能语境中的延展,并指出人工智能有助于打破知识劳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中固化的等级秩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黄仲山副研究员以《从网络文学到城市文学:一代人的文学新经验》为题指出,网络文学相对于纸质文学、城市书写相对于乡土书写,形成新的文学表达模式和经验,与新的文学圈层和文化共同体关联。黄仲山从作品、平台、圈层三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在网络文学中都市感知的新模式和新经验,对新时期网络文学中的城市书写以及相应的文学批评新图景展开思考。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许苗苗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网文诞生:数据的权力及其突围》,在报告中区分了"网络文学"、"网文"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指出在资本、数据、大众媒介等多方力量的影响下,"网络文学"逐步被简化为"网文"这一更窄的概念层次,当代网络文学的也由个体创作转向更具组织化、产业化的群体创作。虽然总体仍受控于大数据和资本、流量的权力网络中,但网民的创造性阅读,却蕴含着突破数据控制的可能性。
  会议下半场,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教授以《数字人文与网络文学研究》为题,分析强调了数字人文跨学科研究思路的前沿性和重要性,认为今天的文学研究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研究者,需要主动迎接这一挑战。不但得懂专业,还得懂数字技术,还得具备跨学科的人文素养。一个好的数字人文研究者,不但要以数字人文为"器",还要以数字人文为"思"。不一定自己会编程,但要能以数字思维提问题,做一个"好甲方"。邵燕君介绍了她带领的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数字人文研究方向的开拓性成果,博士生许婷、项蕾就相关成果进行阐述说明,展示了数据分析和量化分析等技术在"赘婿文"、"多宝文"等免费平台流行套路文研究中的全新应用场景。《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主任邱振刚以《可视性与可想象性:从数字技术对人类未来生活场景的影像呈现谈起》为题,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科幻影像叙事中的视觉、伦理和场景逻辑,指出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完善发展,科幻电影中可视性与可想象性逐渐统一,数字影像技术强化了人类生存危机的议题和资本主义社会末日想象所引发的恐慌感,并借此引起人类对当下社会问题的自省。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秦兰珺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数字滤镜:视觉风格的算法化及其后果》,讨论了算法合成时代的观看范式的单一化趋势并指出,在艺术滤镜的使用中,风格迁移将不同风格最终转化为了以"透视法"为唯一视觉生成机制的风格母本及其变体,使之皆成为"小孔成像"这一西方文明主导观看范式的附庸,与之类似,美颜滤镜也将原本个性化的人脸,输出了千人一面的美颜效果,时尚领域本应多样性的审美遭到了算法的宰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助理研究员张洪亮以《西方智能写作在先锋派传统中的流变》为题,梳理了20世纪以来西方智能写作的发展史及其与先锋派传统之间的继承关系,指出早在微软小冰等机器诗人走红之前,西方已有以先锋派为先驱、以文艺实验为出发点的计算机自动写作实验,这些实验性团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新媒介、文学语言的边界以及人机交互关系等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思考和关切。
  本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各位专家向听众展示了各自对数字人文、网络文学等议题的长期积累和研究成果,既涵盖了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场景,也讨论了数字及网络在本体论层面对文艺发展的影响,与会专家学者密切把握学界研究新动向,结合数字智能时代的新形势,深入探索了更具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