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学术交流

文学所召开“日本占领时期文学座谈会”

2009年7月22日,台湾学者黄美娥、詹雅能夫妇做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下午两点,在参观我院图书馆之后,与文学所、满学所、历史所部分科研人员进行座谈。

黄美娥是台湾辅仁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是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研究的后起之秀,曾获选2006年度台湾文学年鉴“焦点人物”。她是较早系统地梳理日据时期台湾传统文人的文学作品的学者,尤其注重挖掘台湾通俗文学的源头,阐释古典文学与通俗现代性的关系。专著有《重层现代性镜像:日治时代台湾传统文人的文化视域与文学想象》、《古典台湾:文学史、诗社、作家论》等,编有台湾作家作品集《张纯甫全集》、《梅鹤斋吟草》、《日治时期台北地区文学作品目录》等,并参与《全台诗》的编纂,主持清代台湾方志汇刋校点。座谈会上,黄教授简要介绍了自己新近的研究领域:1895~1945年间台湾两岸图书流通状况考察,并就日本占领时期的殖民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纠葛阐述了自己原典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出席座谈会的张泉研究员就如何甄别日本占领时期的汉奸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标准;李建盛研究员则就萨义德东方学理论是否适用于日本占领下的中国提出质疑。另外,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的张雅晶博士和文学所的陈玲玲博士。 双方就海峡两岸日本侵华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今后有的江强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