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科研人员

王林生 【副研究员】

  •       王林生
  •       汉族,山东莘县人。
  •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后。    
  •       现为文化研究所/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创意城市、文化产业。
  •       联系邮箱:wanglinsheng709@163.com     

      
参与项目

  • “我国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软实力竞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分报告作者之一)。
  • “创意产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及重要标准研究(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作者之一)。
  • “北京文化科技商务旅游一体化融合创新发展研究”(北京市宣统筹课题,作者之一)。
  • “现代化进程中北京城市文化的‘范式’转换“(博士后基金项目,主持)
  • “互联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委办局,主持)
  • “当代影视艺术中的暴力影像批判及其意识形态构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参与编写书刊

  • 《文化研究的未来》,劳伦斯·格罗斯伯格著,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 《图像与观者——约翰·伯格的艺术理论及意义》,专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
  • 《文化北京——搭建要素配置的最优平台》,合著,新华出版社,2015年。
  • 《动漫创意产业概论》,副主编、作者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 《北京:走向世界城市》,作者之一,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研究》,作者之一,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 《娱乐时代:当代中国文化百态》,作者之一,群言出版社,2013年。
  •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2年、2013年······2016年),作者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2年、2013年·······2016年),作者之一,人民出版社。

 


发表论文

 

创意城市、文化产业研究

  • 媒体融合视域下互联网文化产业的秩序失范与行业治理——以50个全国首案为分析对象》,《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20年3期全文转载
  • 《互联网文化消费的模式创新及发展趋势》,《深圳大学学报》2018年06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9期摘要转载
  •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民族地区文化资本的创意性生产研究》,《学术论坛》2019年第3期。
  •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向》,《深圳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 《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的产业特征与发展趋势》,《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
  • 《当前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突破口和政策着力点》,《学术探索》2017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10期摘要转载。
  • 《互联网时代网红经济的产业要素与特征——以TFBOYS为例》,《文化产业导刊》2017年第4期。
  • 《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2期。
  • 《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道德失范与伦理构建》,《同济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14期数字版全文转载。
  • 《对位性原则视角下城市文化同质化现象的内在机理及其反思》,《上海城市管理》2017年第3期。
  • 《互联网文化产业技术伦理缺失》,《前线》2016年第12期。
  • 《文化多样性:创意城市的价值理念、测度与启示》,《福建论坛》2016年第12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9期数字版全文转载。
  • 《“互联网+”理念的时代语境及内涵特征》,《深圳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 《“互联网+”“双创”运动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2015-2016年人文北京研究综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 《“互联网+”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5》,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4月
  • 《景观文化:现代都市发展的新视点与着力点》,《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8期。中共中央党校主编《党政干部参考》2016年第9期转载。
  • 《网红经济是“男色经济”的升级换代》,《文化产业导刊》2016年第4期。
  • 《文化是维系城市街区发展的命脉》,《北京文化创意》2016年第4期。
  • 《在创新中盘活传统资源——对我国发展动漫产业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11日
  • 《文化商务融合推动街区的复兴与更新——以北京前门大街为例》,《城市观察》2016年第4期
  • 《众筹出版:加强优质要素的配置与整合》,《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2期
  • 《公共休闲如何提升文化旅游吸引力》,《文化产业前沿》2016年第1期
  • 《2015年理论学术研究观点要览·文化学篇》,《北京日报》2015年12月。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 《文化科技融合须开放心态》,《经济日报》2015年12月
  • 《城市的节庆经济学》,《中国经营报》2015年9月
  • 《城市”涂鸦墙“何去何从》,《中国经营报》2015年7月
  • 《城市的色彩》,《中国经营报》2015年6月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现状分析》,《北京文化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
  • 《“互联网+”和“双创”时代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2014—2015年人文北京研究综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 《“范式”转换:城市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范畴》,《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 《街头的“表演”》,《北京文化创意》2015年第4期
  • 《从水晶石视觉创意看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产业前沿》2015年第1期
  • 《文化的“抛离”与“回归”——文化在北京城市发展中地位的转变化》,《城市》2015年第2期
  • 《北京面向创意都市的发展转型及其阶段性特征 》,《城市学刊》2015年第1期
  • 《北京创意文化都市的空间特征与塑造》,《前线》2015年第1期
  • 《新闻客户端运营的现状、特征与趋势》,《文化产业导刊》2014年第12期
  • 《把提升文化影响力当成系统性工程予以实施》,《科技专家论大兴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专题》2014年第5
  • 文化城市理念的历史语境及理论内涵》,《城市问题》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 《“双轮驱动”与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现况分析》,《北京文化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4月
  •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公共图书馆》2014年第3
  • 《先进文化之都的多元性内涵》,《当代北京研究》2014年第3
  • 《动漫节庆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文化意义——以日本东京为例》,《同济大学学报》2014年第1
  • 《伦敦城市创意文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内涵分析》,《福建论坛》201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4年第1期摘要转载
  • 《利润捆绑法则——<中国好声音>产业模式分析》,《文化产业导刊》2013年第8
  • 《贵阳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发展分析》,《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
  • 《北京世界城市与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研究综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二作者)

 

◆艺术、文化理论研究

  • 《互联网的密谋:尬文化的产生及其业态拓展》,《上海文化》2018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9年第5期全文转载
  • 《重构现代性——评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未来》》,《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12期。
  • 《期待青春偶像回到年轻演员的轨道》,《文汇报》2017年8月8日
  • 《<观看之道>与约翰·伯格的艺术史观》,《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4期
  • 《论90后的文化主场与底色》,《新产经》2017年第2期
  • 《拟像:创意的形式与消费的时尚》,《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 《文化消费逻辑中的拟像》,《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
  • 《“解释——接受反应批评范式”的出场和生成》,《艺术评论》2016年第1期
  • 《图像观看批评范式的历史性出场及其理论构成》,《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 《论复制技术对“作者—图像”关系的消解》,《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 《封面男星,媒介消费中的身体实践》,《北京青年研究》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
  • 《“诗性意义”的读者维度——马利坦文艺观念探析》,《云梦学刊》2015年第1期
  • 《互动与对话:信息共享时代的核心理念》,《青年记者》2014年第10
  • 《创意经济视角下景观影像的三大特征》,《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1
  • 情欲的身体:一种反本质主义的视角》,《云梦学刊》2013年第5
  • 最语境化的文化研究》,《人民日报》2013416
  • 《媒介话语生产中的身份认同——杭州飙车案为例》,《南国传播》2012年第11
  • 《姚斯批判阿多诺:为何,并如何?》,《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1期
  • 期待视野下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理论界》2011年第3
  • 《从语境到存在基础——关于中国文学终结讨论的三大焦点》,《文化中国》2010年第2期(加拿大期刊)。
  • 《媒介景观中的众声喧哗”——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个案》,《粤海风》2010年第3
  • 对话的意义——对〈长途〉的解释学解读》,《语文学刊》2010年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