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科研动态

文化所举办“北京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专题学术研讨会

   2021年9月29日下午,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承办的“北京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专题学术研讨会在社科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报》以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院内外专家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黄仲山主持,评议人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蔡劲松教授;下半场由文化所副研究员王林生主持,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贾旭东教授进行评议。文化所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北京文旅融合发展起步较早,北京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不仅是北京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对全国其他城市文旅融合发展中政策指导、资金扶持、空间规划、旅游市场监管等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次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围绕“北京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为主题展开讨论发言。
  会议上半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贾旭东以《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三种形态》为题,提出随着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互助共融和人的需求、产业结构日趋双向高端化,文旅融合所呈现出的形态更加多元。贾旭东教授提出了“文化旅游”、“旅游化的文化”、“文化化的旅游”三种文旅融合形态,并指出在地化、创新和融合是未来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黄恒学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战略》为题,指出应发挥利用北京地方特色,打造社区旅游、积极发展特色民宿等,促进旅游消费的同时传承文化血脉。《中国文化报》编辑中心副主任党云峰以《如何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续航》为题,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目标中对旅游发展和北京文化中心建设两方面的表述,对文旅融合高质量、美学化发展路径展开详细讨论。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副研究员王林生的发言题目为《文旅产业的三级阶梯和三种模式》,指出文旅产业从改革开放至今呈现出三级阶梯模式,包括“要素集聚模式”、“内涵集聚模式”和“IP集聚模式”,最后一种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文旅发展模式,应积极转化要素思维,强化IP对文旅发展的影响。
  会议下半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蔡劲松教授以《文旅融合背景下北京文化治理的几点思考》为题目进行了发言,以城市治理为视角,指出应将文化建设摆在城市治理的突出位置,突出治理过程的文化向度、提升城市文化治理的创新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的发言以《文旅融合的IP选择与应用》为题,强调应结合2020新冠疫情导致的国际经济新语境,同时注重新生代互联网用户对文旅产品的需求和侧重点,积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IP的创造性转化。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黄仲山的发言题目为《北京“非遗+旅游”的融合路径与现实问题》,对北京市的非遗资源保护和活化现状和未来展开详细探讨,指出应充分发挥北京文化资源丰富、人才资金投入力度大、传播场景多元等优势,挖掘旅游资源、培养跨界人才,积极盘活北京非遗资源。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助理研究员张凯博士以《主题公园模式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启示》为题,以北京环球国际影城主题公园为例,针对环球影城文化IP的设计和塑造、沉浸式的体验打造、完整的文旅产业链条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深入反思其对北京文旅深度融合的启示。
  本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各位专家向听众展示了各自对文旅融合的长期积累和研究成果,既涵盖了对文旅融合概念、方法的学理性探讨,又囊括了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等深入思考。与会专家学者们集中以北京为例,深入剖析了北京文旅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机遇和挑战,提出深入挖掘北京的文化IP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北京城市文化资源的系统性管理和开发,积极探索北京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