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文化研究所 > 科研动态

传承优良传统,加强学科建设--庆贺文化(文学)研究所成立35周年

                传承优良传统,加强学科建设
                             ——庆贺文化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成立35周年座谈会



文化研究所(文学研究所)35周年合影


     文化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走过了35年的历程,传承优良的传统,加强学科建设,拓展和深化学术研究,是本所的精神和追求。为纪念文化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成立35周年,2013年12月19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在院主楼1008会议室举办了“转型的发展: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学科发展座谈会。马尚瑞、王凤海、吕志敏、甘海岚、高长印、俞长江、张丽妔、王光、孟固、赵亚迅等老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在岗的科研人员沈望舒、李建盛、高音、陈玲玲、刘瑾、傅秋爽、季剑青、许苗苗、陈红玉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陈镭、王林生、黄仲山、晏晨等参加座谈。老、中、青几代科研工作者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深情回忆过去时光的美好与艰辛,愉快畅谈当前发展的成就和机遇,热切展望未来的前景和突破。
 
   一、筚路蓝缕:感慨风雨历程,细数温情往事

    文化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自1978年以来,已走过35年美好与艰辛交织的时光,如今几代人在此聚首,回忆往事,不由得感慨万千。李建盛所长首先以《转型的发展——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为题作了一场声情并茂的演说,对本所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大到研究所的体制演变,小到过往的一些细微琐事,谈起来无不带着自身浓厚的感情和独特的体会,点燃了会场浓烈的怀旧氛围,拉开了老同志们回忆的闸门。已经退休的老同志纷纷发言,深情地回忆过去,将自己的个人记忆与研究所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将自己的酸甜苦辣与研究所的曲折经历联系起来,倾吐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本所寄予的浓情。
    甘海岚老师回忆了社科院最早创立时期的艰辛:1978年夏,她从原来工作的宣武区委宣传部调到这里,当时社科院还没有院址,只是在筹备中,报到了却没有办公地点,让她在家里工作。后来院址定在车公庄的市委党校,那时候没有独立的院址,也没有几个人,后来陆续来了一些同志,文学所开始十几个人,最兴盛的时候三十几个人,有来自宣传部搞政治工作的,有学校里的,当时突出政治,搞宣教工作的比较多,真正的科研人员不多。刚开始社科院都是坐班制,每天要按时上下班。最早就文、史、哲、经四个研究室,当时大家都特别遵守纪律,从院长到一般工作人员对纪律都特别重视。那时候科研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全所的科研经费很少。从外地调过来的年轻同志也没有住房和宿舍。所里人员也没有什么福利,当初就是这么艰苦奋斗创业创过来的。甘海岚老师还谈到当时相互帮扶的氛围,认为文学所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大家都从大局着眼,学术上互相帮扶,没有嫉贤妒能的情况,都希望大家多出成果。她举例说,当时她搞老舍研究,高起祥同志就提供相关资料;曾宝荃同志搞红楼梦研究,她看到这方面的材料也收集起来给他,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最后她深情地说:“所里的同志真情对待,事情很小,但记忆犹新,三十多年了,我没有忘记这些事。”接下来,张丽妔老师也倾吐了对所里的感情,她说正因为有这么多美好的回忆,所以至今在心底保留着一份温暖,回到所里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感觉非常踏实,没有陌生感。吕智敏老师谈到她在所里二十多年,对所里的一切都很有感情,谈到所里取得的各项成绩,也觉得倍感骄傲。文学研究所当时在院里是数一数二的,人员数量最多,实力也比较强,成果也比较多。王凤海老师在发言中对社科院表示感谢,给了他一个安心写文章的环境,这是十分难得的。
   在尽情回忆之余,所里老一代的科研人员还和大家分享了治学几十年的经验及体会。张丽妔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文学情结时语带深情,她说半辈子学文学,从事文学研究,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份执着是她坚持下来的动力。高长印老师认为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应该首重科研,如果不从科研角度来,那么评价就是扭曲的,他说,李建盛所长是第一个学者型的所长,相信能够把所里的学术氛围带动起来。另外他谈到,现在有一种倾向,学术方面偏重于术,对学的方面不是很重视,这于切身利益远一些,而搞社会科学的首先是了解社会,虽然很难但必须要去做。吕智敏老师感叹现在网络给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是以前所不具有的;王凤海老师却指出现在的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减弱的问题,他说现在的书越出越多,越出越厚,社会影响却越来越小,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二、满怀希望:畅谈当前发展,议论学科转型

    在座谈会中大家畅所欲言,对文化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当前的发展现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目前所里正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机,科研事业蒸蒸日上,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人才后继有人,这些形势都是令人颇感振奋的。此外,针对当前所里所面临的学科转型等问题,大家也坦率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谈到2011年从文学研究所到文化研究所的更名,所里的老同志们表示理解和支持。甘海岚老师坦率地说,从文学所改成文化所,她开始有点想不通,但现在看来,这是必然的趋势。她从学科的演变进行解释:文学原来与政治结合太紧密了,文化大革命就是从批判“三家村”、批判《燕山夜话》开始的,一直与政治挂钩。后来文学回归自身,这是个渐进的过程,80年代批判“自由化”,文学还是挺受重视的,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学与政治关系密切,但不是全部,原来从事文学研究,从政治视角出发比较多,后来改成文化视角。文学和文化确实是不可分割的,文学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学研究扩大到文化的研究是必然的趋势。甘老师还回忆起有一年参加各地的社科院文学所所长会议时的情形,当时福建、浙江等省社科院就准备先行一步,把文学所改成文化所,所以现在我们更应该转变观念,扩大视野。
    张丽妔老师认为,关于文学所转变到文化所的问题,眼光还需要扩大。其实八十年代文学系统就有一股“文化热”,强调文化视角,后来所里还搞了北京地域文化研究,但就是没有很明显地把文化、文学和文化所之间的关系直接挂钩。张老师表示,在听了关于文化方面的拓展观念之后,觉得所里这两方面结合得很好,我们的眼光扩大了,文学也没有丢。关于研究所学科转型背景下科研人员的研究转型问题,高长印老师主张科研人员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术优势来选择研究方向,他重点强调兴趣,从事科研一定要从兴趣出发,从爱好出发。
    俞长江老师从经济形势发展对学科转型进行预测,他认为到2020年,人均GDP到一万美元的时候,文化产业要翻几番,这是相当大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研究所转变为文化研究所,肯定是大势所趋。现在文化研究提供了比较好的信号,从文化研究所来讲,目前有许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对儒家、道家传统文化需要多多进行研究,现在顶级的大企业都非常重视文化研究,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吕智敏老师说,当初文学所改成文化所的动因,一方面是研究的范围、视角越来越开阔。现在文化非常重要,文化范围非常广,文学所改成文化所,扩展了我们的研究面,适应了当前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文学的边缘化,连圈内的人都不太关注文学了,消极的因素也不能不考虑。李建盛研究员对形势发展的认识还是比较超前的,前几年就在思考、运作所里的这种转型,最终变成了现实。吕老师同时还强调,文化所不应该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文化所还是应该有比较科学、严谨的学科价值和范围,另外,文化所应该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王凤海老师提到文学所改成文化所的问题时说,文学研究所更名为文化研究所,适应了当前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三、矫首以盼:展望美好前景,留下无限期待

    在座谈会中,所里的老同志表达了祝愿所里发展越来越好的美好意愿,对新一代的科研人员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高长印老师对新人表示欣慰,认为现在的新人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具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和外语水平,因此年轻一代一定可以做出成绩出来,随着大量新人的到来,所里也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吕智敏老师认为现在文化所朝气蓬勃,很有实力,对科研工作有深入的了解,与过去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她希望当前的诸位在李建盛所长的领导下,文化所能更快地突飞猛进,取得更大的成绩。王光老师说,我们每个人既是行路人,有自己的历程,有自己的成就,同时又是轧路机,一代一代要把路轧扎实。他说,每一代人都曾经淳朴过,年轻的人以后也会感受到这一点,希望大家把工作扎实做下去,不虚度年华。沈望舒老师对大家聚在一起的情形十分感慨,希望大家都能享受聚在一起的时光。他说,虽然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大家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怎么留下自己的痕迹。不断会有新人加入,不断会有老人退出,希望大家都有所建树,多发点光,冒点泡。
   座谈会在温暖亲切的氛围中结束,大家在一起重温了所里的发展历史,探讨了所里的发展现状,对于未来,大家也都充满了期待。文化所一代一代踏着前辈的足迹前行,不忘记历史,同时也正在创造着新的历史篇章,正如李建盛所长在会中所说:这是一个有待完善的叙事,更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叙事,这个叙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黄仲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