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华作所内学术报告
2013年7月3日下午,本所举行第三次所内学术报告会。郑永华副研究员作有关北京宗教与北京史研究的专题报告。他以道教为例,详细梳理出道教在北京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出不同时代北京道教的特点。
郑老师认为,北京的道教在金代以后,才真正有所发展。至元代初年,呈现出多种宗教并列的局面。元末,道教分支正一教、全真教开始强大起来。明朝时期,道教与政治的关系变动不居,但正一教的地位较高。明末,由于崇祯皇帝不断变换对宗教的利用,使宗教情况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入清以后,全真教逐渐获得更加显赫的政治地位。雍正帝虽然偏好正一教,但自乾隆时期,正一教不断受到打压。不过总体而言,北京道教在清代趋于衰落。虽然清末道教名观白云观与慈禧关系密切而声名较著,但并不能改变道教在清代衰落的趋势。
报告完毕,郑老师还回答了刘仲华、孙冬虎、徐辉等提出的道教在金代的如何获取其政治地位、民间宗教与士绅关系等问题。

-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