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 新闻报道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

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2015年9月23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智库联盟、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荆惠民,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特中心主任尹韵公、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副秘书长左宪民研究员等人先后作大会主题发言。会议由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副书记王希军分别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作会议总结。

荆惠民同志指出,要把研究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认真搞好自身建设,切实把中心做实做强。季湘绮副省长指出,近年来,山东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目标,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山东省支持山东社会科学院推进实施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希望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要以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充分运用研讨成果,继续深化与中国社科院和各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新型智库。

左宪民研究员以“科学与客观是评判智库成果的基本标准”为题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在智库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无论建设的目标、任务、路径是什么,最后都要出成果。什么样的成果是好成果?评判成果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四个字:科学与客观。保证科学与客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处理好智库与领导者和决策层的关系。智库是为领导者和决策层出主意、想办法、提方案的,但智库的研究和成果不能一切唯领导的意愿和观点是从。如果在智库建设和研究中,不是以科学与客观为标准,而是以领导者和决策层的喜好为标准,没有一点独立的主张和见解,那就不能成其为智库,所出的成果就很难保证质量,也很难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是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不相符的。

会议还分五个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这五个专题分别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与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与会专家认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科院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库”和“智囊团”,作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力军,应当在建言献策、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与会专家高度关注创新工程的进展和经验。2011年9月5日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正式启动,2014年6月3日上海社科院创新工程正式启动,2015年2月6日山东社科院创新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创新工程是社科院系统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建设中国特色一流新型智库的重要路径,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迈上更新层次、更高台阶的重大战略举措。创新工程的实施为科研组织方式、人才培育选用机制、科研资源配置方式等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科研创造活力和工作动力,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举措。与会代表对此表示了极大兴趣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会议是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召开的第二十届年会,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及部分城市社会科学院和高校的代表130多人参加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大众日报》、《社会科学报》、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等多家媒体参与大会新闻报道。

 

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