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 科研动态

科社所第七期“当代社会主义青年学术沙龙”举办

2017年3月30日,科社所第七期“当代社会主义青年学术沙龙”在我院六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我院科社所、管理所、市情研究中心等部门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沙龙由科社所助理研究员向征主持。
    本期沙龙的主题是“核心价值观如何打动青年”。会议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的发展、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等角度,研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的培育与践行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的发展


    市情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小成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沉淀而形成的,以“三个倡导”十二个词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了国家发展的新动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与青年的发展联系起来,引导青年正确处理好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关系,结合青年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更有效的打动青年,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科社所副研究员刘长军从哲学视角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的发展,他引用经典原著,认为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的良性互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一旦良性互动形成,将对青年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
   

科社所副研究员尤国珍提出,以网络舆论引导为重点,推进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详实的数据出发,尤国珍副研究员分析指出了网络新媒体对于青年群体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并同时提出,网络新媒体更适应现代青年群体的思想特点,要创新网络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避免负能量的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通过采取通俗活泼的形式、培育正能量网络意见领袖、将网络与现实相结合形成立体交叉的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打动青年群体。
    科社所副研究员杨巧蓉博士后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有效的载体,核心价值观要打动青年,就要避免主客二分的传统宣传方式,通过故事、生活事例等载体进行宣传教育,结合青年需要,有所突显,通过创设青年喜闻乐见的培育方式,真正打动青年。
    科社所陈界亭博士认为,现代社会存在多种价值观的冲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情感上获得青年的认可,通过对社会中存在的错误价值观进行纠偏和正确价值观榜样的树立,真正在情感上感动青年。



    三、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
   

管理所副研究员罗植反思了近年来西方通过强势文化对我国青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各种现象,对西方的新闻宣传方式、商业广告、电影等价值观传播方式进行了剖析,指出我们应警醒西方通过看不见的宣传方式对我国青年的价值观渗透。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在对西方价值观传播方式进行批判反思的同时,结合我们的传统文化创新价值观培育方式,让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主义核心价值观。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赵爱玲教授对高校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情况进行了介绍。她提出“全局、无形、常态、针对性”四个关键词,指出高校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全局上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建设校园里核心价值观文化标识;在无形上利用潜移默化的手段展开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常态上建立教师、辅导员、学校宣传部门共同培育机制;在针对性上重视青年朋辈群体的价值观影响等方式。
    与会人员讨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要在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对其进行认真的解读,同时有凸显地凝练核心价值观,结合青年特点,借鉴一切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地打动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