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科院与北京市信访办联合成立“中国信访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 谭院长揭牌并讲话
北京社科院与北京市信访办联合成立“中国信访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 谭院长揭牌并讲话
2011年12月5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的“中国信访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谭维克同志与北京市信访办副主任、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张宗林同志共同为“中国信访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揭牌。中国信访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由谭维克院长担任名誉主任,张宗林主任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传玺研究员共同担任中心联席主任。会议由许传玺副院长主持。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科研处、办公室等部门共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信访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以信访反映出的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主旨在于:利用第一手信访数据,全面深入了解法治建设的客观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法治建设的“北京模式”,把握制约法治建设的深层次问题,研讨以法治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从而突出北京信访的战略规划特色,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支持。
张宗林同志首先代表北京市信访办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中心的成立为关心首都信访工作,关注首都法治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信访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
谭维克同志代表北京社科院对中国信访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表示祝贺。谭维克院长指出,中心的成立实现了“三个对接”,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实现了政府机关与科研机构的对接。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市信访办,是我国政府部门首个利用信访资源研究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专业机构。北京市社科院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两者的结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创造出更为优秀的科研成果。二是实现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对接。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利用信访基础统计数据、分类数据、信访资料等资源,汇总情况、分析矛盾、研究问题、查找原因、总结规律,主要从事的是应用对策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是专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既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也从事应用对策研究。两者的结合与对接符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快哲学社会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三是实现了信访与法治的对接。一方面,信访自身需要更好的纳入法治轨道,信访反映出来的问题需要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以法治建设解决信访问题,符合“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信访工作原则。另一方面,以信访为视野观察法治建设,研究法治问题,势必增强法治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个对接”是中心成立的出发点,也是今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把握好“三个对接”,就能逐步将中心做大做强,打造出新的品牌。

-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