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 > 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 科研人员

王丽

王丽,女,祖籍山东,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美国杜克大学文化传媒研究中心博士后兼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曾兼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学与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编委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一带一路、舆情分析、文化经济等。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其中所著《新时代北京文化形象的主场传播与多维建构》荣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编蓝皮书及论丛15部;在《文艺评论》《齐鲁学刊》《传媒》《中国文化研究》等发表理论文章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4篇;5篇成果获得中央领导和北京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和采纳。主持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课题1项,主持院重点课题及一般课题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及中宣部委托等国家项目十余项。荣获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优秀研究员”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23年度优秀嘉奖奖励人员”。

主要成果

(一)专著(3本)

1.《新时代北京文化形象的主场传播与多维建构》,经济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独著,27万字。

2.《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20年8月,独著,24万字。

3.《乔纳森·多里莫尔文化批评理论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8年6月, 独著,19万字,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为本书作序。

(二)报纸文章(5篇)

1.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人民日报》,2024年9月18日。

2.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20231007。

3.以数字化打造更多文旅新供给,《人民日报》,2023年9月27日。

4.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不断走深走实,《光明日报》2022年7月27日。

5.赏花经济初现产业轮廓,《中国文化报》2016年2月1日,全国性专业报纸理论研究。

(三)核心期刊及人文期刊论文(32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

1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首都担当,CSSCI《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307,202312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全文转载.

2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学的创新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爱好者20221023,核心期刊。

3冬奥会推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策略,《文化旅游产业前沿》第九辑,202301。

4.国际大都市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经验及对成都的启示,成都国际交往发展报告(2023),202401。

5.国际大都市软实力提升经验及其对成都的启示,成都国际交往发展报告(2022),202301。

6.奥运外交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新教育论坛,2023年5月。

7.“一带一路”数字出版对外传播对策研究,《文化经济研究》第十辑,20240106。

8“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探析,《理论月刊》(CSSCI)2017年10月,独立撰写。

9视频网络自制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媒》,核心期刊,2020年9月,独立撰写。

10创新“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模式,《出版广角》,核心期刊,2018年4月,独立撰写。

11“一带一路”与国际化大流通体系构建,《商业经济研究》,核心期刊,2020年7月,独立撰写。

12《论多里莫尔政治文化批评的双向建构策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10月 (CSSCI期刊), 独立撰写。

13《论多里莫尔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文学史观研究》,《芒种》,核心期刊,2014年11月,独立撰写。

14加强“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的路径,《青年记者》,核心期刊,2018年10月,独立撰写。

15媒体融合传播助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青年记者》,核心期刊,2019年10月,独立撰写。

16“一带一路”对外汉语传播创新模式研究,《青年记者》,核心期刊,2017年11月,独立撰写。

17增强2022冬奥传播力的五个维度,《青年记者》,核心期刊,2020年6月,独立撰写。

18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首都担当,《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1-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7月,论文。

19增强“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传播影响力,《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第八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22年1月,论文。

20新时期成都国际形象传播现状及路径分析,《成都国际交往发展报告2020》,论文。

21“一带一路”倡议对和合理念创新传播探究,《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第七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3月,论文。

22“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第六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5月,论文。

23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向,《文化产业与新媒体论丛-文化产业前沿第五辑》2019年10月,论文。

24文化旅游助力“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研究,文化产业与新媒体论丛-文化产业前沿第四辑》2019年2月,论文。

25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国际人才交流》2019年8月,论文。

26试论丝路书画文化的“和合”特征,《精品》2018年12月,论文。

27新媒体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探析,《科学与财富》2019年9月,论文。

28新时代讲述中国故事 新使命彰显中国精神,《大道有形-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选集》2018年10月,论文。

29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探析,《大道有形-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选集》2018年10月,论文。

30创意城市蓝皮书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北京文化创意》杂志,2017年2月1日,论文。

31挖掘节庆文化价值 大力提升文化消费,《文化产业与新媒体论丛-文化产业前沿第三辑》2017年9月,论文。

32“互联网+”背景下“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探析,《文化产业与新媒体论丛-文化产业前沿第二辑》2016年7月,论文。

   (四)编著(11本)

1《文化经济研究(第十辑)》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

2. 《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论丛第九辑),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

3.《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论丛第八辑),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12月,第二章写作,1.0万字。

4.《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论丛第七辑),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3月,第四章写作,1.1万字。

5.《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论丛—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第二辑》,副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三章,1.5万字。

6.《公共关系蓝皮书: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2018)》,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0月,参编12万字。

7.《公共关系蓝皮书: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2017)》,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参编15万字。

8.《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论丛—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第三辑》,编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年9月,第四章写作,1.2万字。

9.《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论丛—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第四辑》,编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19年2月,第三章写作,1.6万字。

10.《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论丛—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第五辑》,编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19年7月,第一章写作,1.2万字。

11.《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论丛第六辑),编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章写作,1.3万字。

12.《创意城市蓝皮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1月,参编12万字。

13.《创意城市蓝皮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7》,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参编15万字。

   (五)课题(15项):

1主持,北京“双奥之城”国际形象的传播研究,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2022年7月—2024年7月,已经免鉴定(优秀)结项。

2.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2024年1月—2024年12月,已完成高质量成果,申请提前结项。

3.北京市委交办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北京国际传播力现状分析及提升思路研究”,2024年1月—2025年12月,参与第三章写作。

4.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交办课题),“北京市全面小康志”,2024年1月—2025年12月,参与第四章写作。

5.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交办课题),“国家大剧院三年发展规划”,2024年1月—2025年12月,参与第四章写作。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别委托项目,2022年1月-2025年1月,参与第四章写作。

7.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征程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共中央宣传部特别委托项目,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参与子课题: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经验,主要撰写美、法、日文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8.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影响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共中央宣传部特别委托项目,2019年8月——2020年10月,参与第三章写作。

9.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首都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重大课题,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参与第四章写作。

10.全球视野下中国道路的内生特性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项目(项目编号:14@ZHoo9),2014年2月——2015年2月,参与第二章写作。

1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意见与建议,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项目,2015年8月—2016年8月,参与第三章写作。

12.国际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参与第四章写作。

13.首都文化建设发展布局研究,北京市社科规划重大项目,2018年6月-2019年6月,参与第五章写作。

14.加强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深度研究,北京市委办公厅特别委托项目,2015年8月-2016年7月,参与第二章写作。

15.冬奥会提升北京文化国际影响力研究,北京社科院一般课题(激励课题)项目,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主持

16.2022冬奥会促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北京社科院一般课题项目,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主持

17.冬奥外交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及其运用,北京社科院智库课题项目,2019年4月-2019年12月,主持

18.“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北京社科院青年课题项目,2016年12月-2018年11月,主持

19青岛文化国际影响力研究,青岛市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2013年10月—2014年12月,主持。

20参与北京市委重点课题:进一步完善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制度机制研究。

21参与北京市习中心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研究。

22参与北京市习中心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23参与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重点课题:“大戏看北京”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24参与区重点课题:大兴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2023年。

25参与院智库重大课题《统筹运用各类媒体资源提升北京国际传播力研究》报告撰写工作,2024年1月—2025年12月。

学术活动情况

120231018,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采访主题: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

22024年11月9日,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2024清华国家形象论坛”,提交会议论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流:深化民间友好与推动文化互鉴的路径探索》并作主题发言。

32024年5月-11月,多次到国家大剧院调研,围绕“国家大剧院三年发展规划”进行座谈交流。

420231101,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2023清华国家形象论坛”,提交会议论文《增强北京“双奥之城”国际影响力研究》。

5文旅讲坛第14期,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价值诉求(范玉刚),2024年11月27日。

6文旅讲坛第13期,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实践与研究(高金萍),2024年7月2日。

7文旅讲坛第12期,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祁述裕),2024年5月29日。

8.文旅讲坛第11期,打开社会技术的“暗箱”(沈小白),2024年5月15日。

92024年5月28日,作为市委重点课题“提升北京国际传播力”课题组成员,到顺义进行调研座谈。

102024年6月6日,作为市委重点课题“提升北京国际传播力”课题组成员,到北京对外友好协会进行调研座谈。

112024年6月12-14日,作为市委重点课题“提升北京国际传播力”课题组成员,到山东济南/上海进行调研座谈。

12文旅讲坛第10期,舞台艺术数字化的创新模式趋势展望与理论反思,20231012。

13文旅讲坛第9期,课题申报书的撰写策略与讨论,20230908。

14文旅讲坛第8期:创意者经济之后是什么?——文化经济的演进趋势,20230619。

15文旅讲坛第7期:文旅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20230531。

162023清华国家形象论坛“青年学者”系列沙龙,20230402,线上。

17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汉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30522。

其他

1作为党支部组织委员和纪检委员,协助支部书记做好党建工作。

2.作为所学术委员,协助委员会主任做好所内各项科研工作。

3.作为副主编,协助主编完成论丛《文化经济研究(第十辑)(《文化和旅游产业前沿》)的编辑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