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者介绍 > 骨干人才 > 副研究员 > 2009年之前 > 丁军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根本原因分析”,《改革与战略》,2013第1期。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根本原因分析

丁军 北京 10010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摘要】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只有市场化的利率才能真正反映市场资本的需求状况,从而提高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当前我国的利率管制政策不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缺乏应有的公平。政府对金融资源的垄断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分化和畸形。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洪水猛兽,要客观辨析利率市场化的内在涵义,防止陷入认识误区。当前应高度警惕既得利益集团主导、误导乃至阻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根本原因。

AbstractInterest rate is the price of capital. Only a free interest rate regime can reflect the real market demand for and supply of capital and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configuration be improved. At present, China’s policies over interest rate have not only led to low efficiency but also unfairness in the marketplace. The government monopoly of financial resources has brought about the disintegr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Therefore,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oducing a free interest rate regime. Vigilance has to be exercised concerning the reality that some vested interest groups have been manipulating the financial market by misleading and obstructing the reform of the interest rate regime, which is one of the causes for little visible progress in this regard.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金融垄断   利益集团  银行业

Key wordsfree interest rate regime  financial monopoly  vested interest groups  the banking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

【作者简介】丁军,( 1962——)山东莱州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房地产和金融。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或者说成本,而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因此利率的自发波动能高效地引导资本流动和转移,使市场经济资源能够有效配置,从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国家的大量经验表明,正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显著地提升经济增长的绩效,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最早于1993年就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将近20年过去了,利率的形成机制仍然难以突破一些关键的非市场化制度屏障,因此有必要从体制机制、利益集团博弈等方面寻找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深层次原因。

一、管制利率使得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缺乏效率

现代经济学一般理论认为,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应更加注重效率,而在二次分配时应更加注重公平。按照经济学理论,假定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保持不变,在不考虑政府税收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应该恰好等于各生产要素的回报之和,即国民收入系工资、地租、资金利息与利润之和,而利润主要包括了资本的风险收入和企业家才能的报酬。而只有当各生产要素的价格恰好等于其边际生产力时,国民生产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即通常所说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首先是通过资金的配置完成的,这就要求资金价格(利率)的形成服从市场规律。如果资金的价格不放开,不实现市场化,那么整个经济体制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在我国,长期的管制利率使得整个社会资金的配置缺乏足够的效率。国有商业银行不仅是资金的垄断供给者,也是资金的垄断吸储方,是典型的双头垄断。作为资金的吸储方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业已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使得普通居民的储蓄只能按照中央银行规定好的利率获取微薄的收益,这种利息收益率甚至抵御不了近年来的通货膨胀。作为资金的供给者,国有商业银行也基本按照中央银行设定的基准利率办理贷款业务,一般都是以低于市场影子利率的价格重点向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倾斜。近些年以来,无论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如何,银行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差一直保持在3%左右(见表1所示),确保了银行基本不承担市场风险从而获取稳定的利润率。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整个市场的利润率会出现下滑,但由于银行垄断经营的制度安排,使得银行获取的利润率相对稳定。因此,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使得社会总体利润率缩水的同时,银行的利润率却相对提高。由此可见,管制利率使得资金的配置不仅缺乏效率,而且也使得国民收入在银行业和非银行业之间造成了初次分配的不平等。

1  2008年以来中国存贷款基准利率差

利率变动时间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存贷款利率差(%)

2008-09-16

4.14

7.20

3.06

2008-10-09

3.87

6.93

3.06

2008-10-27

3.87

6.93

3.06

2008-10-30

3.60

6.66

3.06

2008-11-27

2.52

5.58

3.06

2008-12-23

2.25

5.31

3.06

2010-10-20

2.50

5.56

3.06

2010-12-26

2.75

5.81

3.06

2011-02-09

3.00

6.06

3.06

2011-04-06

3.25

6.31

3.06

2011-07-07

3.50

6.56

3.06

2012-06-08

3.25

6.31

3.06

2012-07-06

3.00

6.00

3.00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融终端。

 

二、金融垄断使得货币市场严重畸形

在当前中国管制的低利率政策下,必然造成货币需求在总体上长期大于货币供给。但中国货币市场并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市场,而是被人为地分割成了两个畸形的市场。一个市场是商业银行与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的借贷者之间所构成的官方金融市场,另一个市场是以地下钱庄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与以中小民营草根企业为主体的借贷者之间所构成的民间金融市场。

在银行信贷这个官方金融市场中,贷款利率实行的是管制低利率,由于资金成本低于市场影子利率,因此对利率的管制使得贷款本质上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对贷款的需求饥渴实质上使贷款市场处于一种卖方主导的垄断市场。这样会产生以下弊端:首先,资金价格长期背离资金价值,小或僵化的资金价格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其次,排他性的银行准入门槛造成银行业经营性垄断,这种制度性安排不利于金融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高;第三,卖方主导的垄断市场,抑制了交易公平和自由竞争,为交易腐败的产生提供了适合其野蛮生长的土壤。

而在非银行信贷的民间金融市场中,由于主要面向的是中小民营草根企业,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银行交易成本高,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草根背景,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承担相对高的交易成本,尤其不愿承担由此造成呆坏账的政治风险,因此,由于收入风险性价比较低,导致国有银行将资金以管制利率贷给中小民营企业的意愿不强,因此民营企业一旦资金需求严重短缺、或资金链绷紧,民营企业便被迫选择通过地下金融机构或者向公众集资等方式来筹资,从这一层面上讲,国内信贷市场上类似吴英案件的高利贷现象屡禁不止,有其制度安排不合理的内在原因。

造成中国货币市场严重畸形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垄断。国有银行对储蓄信贷市场的几乎完全垄断造成了市场上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质量低而且服务品种少,远远满足不了储户手中货币日益增多的需求。有的专家甚至戏称中国的银行只有两个功能:存款和贷款。而地下钱庄却截然不同,贷款速度快,当日即可取钱使用,不需要漫长的排队等候,能够享受一对一的优质服务等等。

地下钱庄是民间对从事非官方许可金融业务的一类组织的俗称,是地下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据《南中国早报》援引一份政府资助的由中央财经大学完成的调查报告说,每年地下钱庄的借贷数额有8000亿元之多,约占全国总贷款额的三分之一,其中一部分进入了合法的商业经营领域。地下钱庄为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和百分之五十五的农民提供贷款。这些企业和农民通常得不到国有银行的服务从而成为了民间非官方许可的金融机构的客户。

三、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及其存在的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似乎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许多人却并未能真正理解利率市场化的确切涵义,还有许多人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解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不走出这些误区,就不能正确认识到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处的困境。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主要是金融机构)自身根据资金需求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价格的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主要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虽然很明确,但当前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还存在如下一些误区:

一是认为利率市场化是放任利率大幅波动,中央银行将很难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其实,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基准利率,从而影响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进而改变市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变动状况,最终实现货币供求总量的平衡、以完成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目标。

二是认为利率市场化后,会产生商业银行大批倒闭的现象,从而危及储户的利益,造成社会信用危机。确实,利率市场化后,将出现银行利润在银行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合理转移,从而加大商业银行间的市场竞争,减少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这使得那些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银行亏损倒闭的风险增加。然而针对银行倒闭,市场经济国家对储户储蓄保险有着十分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在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倒闭或新设立是常态,市场经济本质就是优胜劣汰,不经历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就会由于缺乏竞争而逐渐缺少动力和活力,这样累积下来的金融风险反而更容易造成更大的金融危机和更深重的社会代价。

三是认为利率市场化会使社会整体投资规模缩小,减缓经济增长。确实,利率市场化后,可能会导致利率波动使得筹资成本上升。但利率和筹资成本的提高并不一定会使投资规模缩小。这是因为投资主要分为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政府投资主要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对利率的弹性较小;而民间投资在利率市场化后如果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其利率将低于地下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水平,因此利率市场化与投资规模的减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改革 

当前,很多人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但在笔者看来,这无非是那些通过管制利率获得既得利益者们冠冕堂皇的美丽托辞,以借此阻碍改革的进程。当然也不乏一些学者未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利益博弈本质受其误导人云亦云。

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条件成熟不成熟的问题,而是如何超越现有利益集团和突破当前制度屏障的问题,它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改革。现有的利率非市场化制度已经发展为一种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的财富转移机制,而与这种机制相伴随而产生的既得利益集团已成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障碍。

回顾将近20年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规避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的资金严重短缺的瓶颈问题。具体从银行业来说,当前的利率管制政策,确实已经从过去的完全固定的存贷款利率管制向着更加浮动更加灵活的基准利率管制转变,利率市场化进程确实在向前推进,而国内银行不仅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不良贷款率高企的困局中走出来,而且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的局面下居然还成了世界上赢利状况最好的银行。然而,对此政府不仅没有减弱对银行直接及间接注入资源的政策,反之还在强化(比如强调扩张大商业银行利差的重要性),在其它行业“哀鸿遍野”的形势下,这就使得银行能够轻易地无风险地谋取“暴利”。由于改革本身是一个利益格局的动态调整过程,改革过程中会形成新的既得利益集团,目前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如果将既得利益集团利益固化,利益集团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要求维持现状、甚至会打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帜或绑架国家利益反过来阻止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这才是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五、结论

当前我国的利率管制政策使得整个社会资金的配置不仅缺乏效率,而且也使得国民收入在银行业和非银行业之间造成了初次分配的不平等。当前的利率管制政策还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人为地划分为官方金融和民间金融两个市场,使得货币市场严重畸形,而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利益集团对金融资源的垄断。因此,我们在推行金融资源经营向民间开放、主张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当务之急是深入分析、明确和界定市场化进程中的各大利益主体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利害关系,在金融市场化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规避既得利益集团的主导作用,通过超越利益集团之上的独立机构制定方案,并取得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妥协和平衡,这样将真正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 赵莉、王明国、申维东,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资源配置,现代企业,20098.

2. 郑建平,利率市场化与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学海,20036.

3. 谢永坚,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月。

4. 闫素仙,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深层次思考与对策,管理世界,20096.

5. 王自力,利率管制的绩效、影响及政策选择,金融研究,20015.

6. 王西军、刘传哲,利率市场化对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影响,技术经济,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