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下午,北京满学研究中心于我院第二会议室成功举办了“满学学科发展与学术前沿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议由满学研究所所长常越男研究员主持。
北京满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赵志强研究员做会议致辞,以《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满学发展》为题,深入阐释满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提出立足基础研究,密切关注前沿问题,注重跨学科融合研究。关注当下现实问题,重视满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素质和研究能力。提倡对传统文化和语言的传承与保护。
在专家发言环节,十位专家结合会议主题依次发言。内容既有关于满学学科发展建设的宏观设想,亦有就满学研究领域的具体问题给出微观解析。关于满学学科发展,北京大学徐凯教授提出要理清满学研究的源头,更要注重学科的理论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吴元丰研究馆员建议要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并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朝克研究员着重提及满语文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主张加强满语教材编撰;中央民族大学赵令志教授结合满学与冷门绝学的关联,建议满学研究应该抓住国家重视冷门绝学的契机,从而取得更大的发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郭美兰和徐莉两位专家则从档案的刊布利用,指出满文档案等原始史料对于满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关于满学研究具体问题的微观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张永江教授认为八旗是满学和清史研究的重点,八旗的跨民族性(超民族性),打破了民族的内部边界、文化边界和社会边界;中央民族大学楠木贤道教授从“新满洲”人群入手,分析了康熙年间清朝对三姓人的司法统治以及三姓人的守法意识;中央民族大学哈斯巴根教授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满汉文口外舆图为研究对象,指出舆图文献蕴含的史料价值,也补充了我们对于漠南蒙古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认知。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建副研究员结合其自身研究,着重分析了满文档案对于清代军事史研究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北京满学研究中心赵志强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他对上述十位专家的中肯发言予以充分肯定,并鼓励满学研究领域的后辈学人继续努力,共同推进满学研究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次学术座谈会,围绕满学学科的学科建设、理论探索、实证研究等诸多方面开展探讨,全方位展现了满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索了满学研究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对满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