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型智库 > 学术交流

首都高端智库项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举行中期报告及研讨会

   2021年1月6日,首都高端智库项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在我院331会议室举行中期报告及研讨会。会议由城市所所长陆小成研究员主持。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张耘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刘现伟研究员、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二处处长李宏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开泳研究员、北京市社科院管理所副研究员杨浩等专家对中期报告进行评审并开展学术研讨。我院智库处李嘉美研究员、外国所单许昌博士、市情调研中心何仁伟副研究员、刘小敏博士、城市所曲嘉瑶副研究员、赵继敏副研究员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城市所所长陆小成研究员作为课题负责人向与会专家进行了中期报告。重点从前期调研工作、课题研究进展、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设想进行了主题报告。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和物质条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又有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思辨,是我国新时代系统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已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国仍旧面临着自然资源有限供给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两山理论,加快构建科学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是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困境的“金钥匙”。本项目主要从深入阐释自然资源的基本内涵与重要属性入手,系统梳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主要定价模型,对国内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深刻剖析北京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主要问题,构建北京自然资源资产的计量与评估模型,最后提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实现机制与路径选择。
  与会专家从不同的专家角度对中期报告进行了点评并进行了研讨。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张耘研究员指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如何破解此难题,要加强对我国特别是北京地区自然资源的现状摸底、价值核算,践行两山理念,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价值转化对策,推进自然资源的集约可持续利用。要进一步从首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技术创新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影响,对北京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总体价值评估,提出更加具体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刘现伟研究员指出,北京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要进一步聚焦,加强对北京自然资源资产现状的研究,深入剖析北京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绿色发展、绿色GDP、生态成本、资源成本核算方式方法,强化资源消耗地区向资源节约地区的补充和转移支付。
  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二处处长李宏平研究员指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与实现路径是比较复杂的课题,应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借鉴产权理论,加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突出北京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价值量核算模型,以可计量、能交易为重要目标,完善交易规则与相关制度,增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可操作性。此外,也要与国家部委的相关研究相衔接,加强政策落地,推动北京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开泳研究员指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评估与实现路径研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重视国内外已有经验的比较研究,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和深入分析,提炼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模式,提出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实现路径、实现形式、实现机制等。
 
  北京市社科院管理所杨浩副研究员指出,北京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首都北京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绿色北京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加强对国外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经验比较与政策借鉴,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经验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比较。
  北京市社科院智库处李嘉美研究员介绍了本院对首都高端智库课题管理及结题有关规定,并指出要吸收专家建议进行修改完善,针对北京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其他与会专家、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体会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课题组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消化吸收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对研究提纲进一步修改完善,聚焦问题,补充调研,对研究报告进行反复修改和讨论,提高研究质量,力争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城市问题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