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推介

《古都北京人地关系变迁》出版

历史所孙冬虎、吴文涛、高福美著《古都北京人地关系变迁》,2018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孙冬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近千年来北京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项目成果。该项目于2012年9月立项, 2015年9月顺利通过结项。

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可以归结为“人”与“物”两大类。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之外,物化的资源、环境与城市,基本属于“天”与“地”的范畴。现代科学早已把天文、气象、气候等作为地学的组成部分,从“天”与“地”密不可分的关系着眼,二者又可笼统地纳入“地”的畛域。其中,资源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而从环境之中拣选或生产出来的若干种类的“地利”;城市更是人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的双重特征;人则是城市的创造者、管理者、消费者与构成要素。因此,本书所讨论的北京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这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一方面,自辽代以来的执政者,是如何协调北京远近的人口布局、资源配置,从而保障这座城市的供应和建设、维系其政治中心地位的?另一方面,动用国家力量进行的这些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周边及其它相关区域的环境变迁?“人地关系”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我国古代的“究天人之际”或把“天地人”视为“三才”进而探究其矛盾统一关系,在某些方面与此差相仿佛。对于区域历史地理学而言,“人地关系”这个概念同样适用。尽管彼此涉及的时间和空间各不相同,但二者所面对的矛盾的性质却大体一致。

基于以上思考,本书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了阐释:

(1)系统梳理了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清北京、民国北京(北平)直至当代北京的城市发展过程;探讨了不同时代城市发展获取以劳动力为主的人口,以粮食、建材、能源、水源为主的各类资源的途径和规模;分析了城市发展引起的资源需求对环境的重大制约和相互作用机制;阐述了政治、经济、军事为主的人类活动对城乡人口、资源、环境的决定性影响。纠正了关于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区域人地关系的某些错误认识,对于相关史实的考辨也取得了若干有益的进展。由此建立了一个透视相关因素的紧密联系、贯通古今城市变迁过程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系统”,从而综合展现了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辽南京时期基本协调、金中都时代矛盾初步出现,到元大都崛起后不断凸显、明清北京时期继续发展,再到晚清民国至当代工业兴起后日趋加剧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征。

(2)论证了中国历史发展对于北京最终成为国家政治中心格外眷顾、执政者因此能够以最大的政治力量按照自己的意图塑造这座城市的过程。强调政治因素是驱动历史上北京城址与空间布局变迁的关键因素,城市本身的政治地位与执政者的志向相结合,决定了城市可能在已有基础上被改造的力度。阐述了政治中心地位为北京赢得的人口、资源优势对于城市发展的决定性意义,而移民和漕运的作用尤为关键。“全国服务中央、各地支撑北京”的制度和格局最终形成,是北京近千年来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与重要保障。

(3)从历史人文地理角度指出,永定河兴衰是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晴雨表。在古代人口较少、中上游森林植被未被大量砍伐之前,如何以尽量多的劳动力去开发尚在“闲置”中的自然资源,是人地关系的主要方面。当辽、金、元、明、清在北京建都之后,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对于木材、木柴、木炭越来越多的需求,导致永定河中上游流域的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日益加重,这才产生了对两岸人民的生活与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人类通过筑堤获得了与水争地的暂时胜利,但失去河流水源补给的湖泊、泉流却日渐湮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接踵而至。

(4)研究证实,当代“城市病”是工业社会弊端的总爆发。晚近时代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造,在速度、广度、深度各方面看都远远超出了历史上的传统农业社会,由此划出了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特征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新时代。当代社会遭遇的“城市病”,绝大多数都是在工业社会形成、经过多年累积之后的多种弊端的总爆发。

(5)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设置陪都将是疏解北京人口与功能的根本出路。人口聚集是城市固有的基本特征之一,但首都优势吸引以及多种功能重叠造成的内聚迁移,使北京的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急速膨胀,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空前紧张。仅仅在北京市所辖范围内或周边地区调整人口和产业布局,实际上仍然是在维持北京城市功能大而全的唯一性地位。如果能够跳出紧紧围绕北京这个中心的思维模式,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在整个国家的视野下拆分开来,就可望借助宪法提供的制度保障与相距较远的地域分隔,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北京城市功能多重叠加、人口与产业高度集中的局面,创造一个功能单一、规模适中、环境宜居的首都。古代中国曾在首都之外设置陪都,当代不少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文化中心分离,甚至不同的政治职能也要分散在不同的城市,这些实例都具有极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6)强调要通过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在道德与法制的共同约束下构建新型人地关系。北京的城市发展不能“独善其身”或“孤独地繁荣”,水源短缺、沙尘暴与环境污染治理、人口疏散、产业布局调整等等,都需要周边地区的合作。与此同时,应当使决策者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从而在道德与法制的共同约束下构建新型人地关系,促进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审视北京的成长过程,揭示区域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这座著名古都的历史和未来,这也是本书所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历史上的城市发展及其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仅是历史地理、城市史等领域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当前区域社会发展也需要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历史变迁过程预测未来的发展道路。

 

(历史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