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我院社会学所青年沙龙、党支部组织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

            
    2012年3月7日,经社会学所冯晓英研究员安排,社会学所青年沙龙、党支部联合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部对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为期半天的社会调研。
    本次调研受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的热情接待。他向联合调研组一行介绍了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历史沿革、农产品供应、市场建设等情况,并就调研组关注的市场管理队伍组成、流动人口管理措施、食品安全措施和周边交通改进等问题做了专门解答。
    据张董事长介绍,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于1988年,是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北京市唯一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2011年,该市场各类农副产品总交易量为1200万吨,总交易额为400亿元,承担了北京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
    该市场是新发地村的集体企业,隶属新发地村宏业投资中心管理。目前有管理人员1759名,除一部分是本地村民外,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35岁左右,平均文化程度初中以上,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20多个省市。
    张董事长介绍说,通过对该市场一级批发的蔬菜来源的考察,北京市主要吃四类菜:来自河北、内蒙、宁夏、甘肃等地储存菜约占总销量的30%,来自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的南菜约占总销量的40%,来自山东、河北的保护地菜约占20%,北京的自产菜约占10%。
    为实现流动人口有序管理,该市场创立了廉租房制度。新发地市场有流动人口近万人,市场管理方为此建设了1000多套廉租房,取名“经营者乐园”,让长年在新发地市场经商务工的外来人员租住。此措施一方面加强了管理秩序,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市场管理形象,问题在于廉租房数量不足,供不应求。
    在调研中还了解到,在食品安全方面,该市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从流通环节入手,严把鲜肉、熟食、豆制品市场准入关口。
    该市场通过每天建立经营户和厂家业务员的台账,做到鲜肉、熟食和豆制品等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案可查。
    第二,成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心。该中心于1999年成立,检验方式主要参照香港经验,采用“快速酶测定法”进行检验。检测指标主要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含量。
    第三,与生产基地联合,督促蔬菜安全生产。该市场已经陆续和河北、山东、海南等26个蔬菜生产大省的232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了协议书。
    张玉玺董事长最后介绍了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等市场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并对解决市场周边交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座谈会中,学者们还就食品卫生检测、蔬菜供应的“最后一公里”、蔬菜运输特种车辆的研制前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问题与市场管理人员进行了愉快的讨论和交流。座谈会后,联合调研组还对新发地农产品市场进行了现场参观、考察,并走访了部分商户。
    通过本次调研,大家不但了解了北京市蔬菜供应的总体情况,也通过市场方的介绍增加了不少食品安全知识,并对首都2000万人口的蔬菜供应和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