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成果

北京社科院外国所刘波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3月19日,光明日报评论版发表我院外国所刘波研究员理论文章《全球抗疫如何优势互补》。作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21家研究基地之一,这是2020年我院在“三报一刊”发表的第5篇理论文章。

  文章指出,病毒无国界,疫情没孤岛,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中国精神”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用“中国效率”为其他国家抗疫争取宝贵时间,用“中国力量”筑牢控制疫情外溢的坚强防线,用“中国方案”为世界防疫提供新的解决办法,全面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作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当前,在疫情呈现全球传播的趋势下,各国要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应对严峻挑战。。  

  文章认为,世界各国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把中国的动员力、技术进步以及基础数据方面的优势,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基因排序、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作用,探索开展跨国联防联控,推动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疫情应急联络机制,提高响应速度。尽快合作研制出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及疫苗,以挽救更多患者。加大疫情防控创新力度,推动相关科研项目国际合作计划尽快落地。。

  文章强调,世界各国要提升疫情防控应对能力。在全球协同抗疫背景下,各国要科学研判,保持国际贸易和经济联系不断不乱,保障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发展健康产业,培育健康经济,以跨境贸易、跨境办公、跨境医疗为切入点,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将传统线下的跨境经济活动转移至线上进行,以数据的跨境流动部分地代替人员的跨境流动。加强电子商务、移动支付、5G技术场景应用与消费等领域国际经贸合作。。

  文章指出,全球应构建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疫情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检验。不断提升跨国跨域机制性协调、公开透明整体响应的全球治理水平,积极协力应对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挑战。支持联合国及世卫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中发挥核心作用,提升公共卫生问题在国际议程中的位置,推进健康领域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从长远来看,要加快形成和实施全球卫生安全战略整体规划,建立和加强全球卫生战略预警和响应系统,提高发现、评估、报告和响应的核心能力,同时还要开展更为广泛的传染病国际科技合作,将科学传播、公众参与、社会伦理法律等纳入前沿生物科技研究决策和全球公共卫生战略制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