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
题 目 |
第一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出版单位 |
发表日期 |
其他 |
2006《北京文化发展蓝皮书改革与首都文化生产力素质》 |
朱明德主编 |
编著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6-3-1 |
经济所 |
北京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 |
梁昊光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
2006-2-24 |
经济所 |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 |
梁昊光 |
论文 |
《北京日报》内参 |
2006-1-4 |
外国所 |
依托政策走出旧城改造的困境——对“微循环改造大栅栏”的思考 |
邱莉莉 |
论文 |
《城市》第2期 |
2006-2-2 |
外国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制约城市低保救助体系发展的若干“瓶颈”及对策建议 |
邱莉莉 |
研究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2 |
经济所 |
《2006,北京行业分析报告》中关村中小高新企业投融资问题研究 |
丁军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1-6 |
经济所 |
《2006北京行业分析报》北京市物业管理纠纷和政策建议 |
丁军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1-6 |
经济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北京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
丁军 |
论文 |
社会科文献出版社 |
2006-1-6 |
经济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区管理中的物业纠纷和业主维权 |
丁军 |
论文 |
社会科文献出版社 |
2006-1-6 |
科社所 |
社会转型期生产要素NPO多中心配置 模式 |
张洪武 |
论文 |
《宁夏社会科学》第2期 |
2006-3-1 |
社会学所 |
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 |
雷弢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
2006-4-12 |
外国所 |
维也纳的老城社区管理 |
邱莉莉 |
论文 |
《社区》 |
2006-3-2 |
经济所 |
《北京文化发展蓝皮书2006》--北京竞技体育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
年炜 |
论文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6-3-1 |
历史所 |
明熹宗天启六年地震新考 |
于德源 |
论文 |
《北京文博》第1期 |
2006-4-19 |
哲学所 |
庄子的玄珠与海德格尔的宝石 |
那薇 |
论文 |
《江西社会科学》第3期 |
2006-3-25 |
科社所 |
对加强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作用的思考 |
刘冀瑗 |
论文 |
《中国共产党》第3期 |
2006-3-1 |
综治所(筹) |
《哲学与当代社会》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 |
袁振龙 |
论文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2006-3-1 |
管理所 |
建立“四级联盟”推动北京技术交易升级 |
施昌奎 |
论文 |
北京日报社编印<内部参考> |
2006-3-27 |
管理所 |
产业政策大商机 |
施昌奎 |
论文 |
<投资北京>2期 |
2006-1-20 |
管理所 |
《北京行业分析报告2006》建立“四级联盟” 提升北京技术交易 |
施昌奎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1-3 |
管理所 |
物业税:降低房地产过热风险 |
施昌奎 |
论文 |
<城市开发>1期 |
2006-1-10 |
其他 |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梅松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
2006-2-15 |
经济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分析与对策建议 |
邓丽姝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1 |
经济所 |
京津冀经济圈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
邓丽姝 |
论文 |
《经济论坛》第6期 |
2006-3-15 |
经济所 |
《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 |
邓丽姝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3-1 |
经济所 |
《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5年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发展大事记 |
邓丽姝 |
学术资料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3-1 |
经济所 |
《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5年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大事记 |
邓丽姝 |
学术资料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3-1 |
管理所 |
北京城市中心区小商品批发市场治理对策研究 |
杨松 |
研究报告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看一眼 |
2006-3-28 |
哲学所 |
庄子的削木为鐻的梓庆与海德格尔真正的衣柜匠 |
那薇 |
论文 |
人大复印报资料《中国哲学》第2期 |
2006-2-28 |
城市所 |
《外国家庭汽车化与大城市交通》新加坡家庭汽车化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
袁蕾 |
学术资料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2006-5-23 |
经济所 |
《2008与首都文化发展》创办人文奥运,优化旅游服务 |
任丁秋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1-11 |
经济所 |
京瑞经贸合作商机巨大 |
任丁秋 |
论文 |
《投资北京》第4期 |
2006-4-5 |
科社所 |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
张洪武 |
论文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5期 |
2006-5-17 |
科社所 |
20世纪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
邱守娟 |
论文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
2006-4-10 |
文学所 |
《北京新时期戏剧史》 |
高音 |
专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6-12-2 |
社会学所 |
住过精神病院的女大学生 |
许金声 |
论文 |
《青年心理》第5期 |
2006-4-1 |
文学所 |
体育产业能否借奥运转轨 |
金汕 |
论文 |
《瞭望》新闻周刊第16期 |
2006-5-3 |
历史所 |
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 |
章永俊 |
论文 |
《史学史研究》第2期 |
2006-6-1 |
文学所 |
拾荒大军:城市之痛 |
金汕 |
研究报告 |
《北京记事》第4期 |
2006-4-19 |
文学所 |
体育产业能否借奥运转轨 |
金汕 |
论文 |
《瞭望》杂志 |
2006-4-17 |
文学所 |
北京拾荒大军的七大特征 |
金汕 |
论文 |
北京日报理论版 |
2006-5-15 |
经济所 |
中国瑞士商会的发展及启示 |
任丁秋 |
论文 |
《投资北京》2006年第6期 |
2006-6-11 |
城市所 |
《外国家庭汽车化与大城市交通》国外家庭汽车化对北京的启示、一公共交通为主的东京客运交通体系 |
黄序 |
编著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2006-5-23 |
城市所 |
中国公共住宅供应体系及其完善的框架思路 |
袁蕾 |
论文 |
《城市问题》第2期 |
2006-3-27 |
经济所 |
京津关系的初步研究 |
邓丽姝 |
论文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
2006-4-30 |
经济所 |
制造业和服务业关系的初步探讨 |
邓丽姝 |
论文 |
《生产力研究》增刊第一期 |
2006-4-1 |
哲学所 |
海德格尔晚祷的钟声与庄子的罔两待影 |
那薇 |
论文 |
《福建论坛》第5期 |
2006-5-1 |
社会学所 |
《科技反恐与科技创安》-提高全民反恐意识,制定危机预警指标,建立社会应急机制 |
王煜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1-1 |
经济所 |
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赵弘 |
论文 |
《中关村》36期 |
2006-5-10 |
科社所 |
非营利组织: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和依托 |
张洪武 |
论文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
2006-5-15 |
文学所 |
《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拾荒大军”调查报告 |
金汕 |
研究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15 |
文学所 |
《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借助奥运发展北京的文化产业 |
金汕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20 |
科社所 |
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互动初探 |
刘冀瑗 |
论文 |
《中国共产党》2006年第四期 |
2006-4-10 |
文学所 |
《屈原》——用戏剧构筑意识形态 |
高音 |
论文 |
《文艺理论与批评》第3期 |
2006-5-26 |
文学所 |
我的城市调查 |
金汕 |
研究报告 |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
2006-5-29 |
文学所 |
北京治理“上访村” |
金汕 |
研究报告 |
《北京纪事》第6期 |
2006-6-5 |
文学所 |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赛场文化 |
金汕 |
论文 |
光明日报 |
2006-6-1 |
经济所 |
中心城市和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 |
邓丽姝 |
论文 |
《现代管理科学》增刊 |
2006-5-20 |
综治所(筹) |
政党、政府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关系 |
袁振龙 |
论文 |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1期 |
2006-5-1 |
哲学所 |
《中国诠释学》第三辑:以海德格尔诗与思的近邻诠释庄子心物一体的境域 |
那薇 |
论文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2006-3-15 |
文学所 |
体育报刊为何相继停刊 |
金汕 |
论文 |
《蓝盾》杂志第1期 |
2006-1-25 |
经济所 |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 |
赵弘 |
论文 |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1期 |
2006-5-10 |
经济所 |
列国志—瑞士 |
任丁秋 |
编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4-11 |
经济所 |
为《北京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建言 |
丁军 |
论文 |
《中国改革杂》第5期 |
2006-5-1 |
历史所 |
北京风沙源之历史考察 |
袁熹 |
论文 |
北京日报理论版 |
2006-5-8 |
社会学所 |
爱情和你的成长点 |
许金声 |
论文 |
《祝你幸福》第7期 |
2006-6-1 |
科社所 |
论非营利组织资源配置的多元化 |
张洪武 |
论文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
2006-6-10 |
管理所 |
北京零售商业业态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
杨松 |
论文 |
《中国经贸导刊》第12期 |
2006-6-30 |
经济所 |
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赵弘 |
论文 |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1卷》 |
2006-6-20 |
管理所 |
透视北京物业纠纷 |
张耘 |
论文 |
《中国改革》第5期 |
2006-5-2 |
城市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应从善待农民工做起 |
冯晓英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20 |
城市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妥善处理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迁移流动的几层关系 |
冯晓英 |
论文 |
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6-1-20 |
城市所 |
流动人口管理要来一个模式转换 |
冯晓英 |
论文 |
北京日报理论版 |
2006-4-17 |
科社所 |
构建城市和谐社会与基层党建格局创新——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和谐互动的研究 |
刘冀瑗 |
论文 |
《长白学刊》第6期 |
2006-11-20 |
管理所 |
缓解北京能源紧张的关键是提高能效 |
李志斌 |
论文 |
北京日报内参 |
2006-2-12 |
综治所 |
以人为本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浅析 |
袁振龙 |
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
2006-6-11 |
计财处 |
职业生涯设计 |
王燕梅 |
专著 |
开明出版社 |
2006-12-20 |
科社所 |
桃源居因和谐而美丽——来自桃源居社区建设的实践 |
于燕燕 |
论文 |
《社区》2006增刊 |
2006-8-25 |
科社所 |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当代价值 |
邱守娟 |
论文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6期 |
2006-6-30 |
综治所 |
《北京社区研究报告2006》“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构建和谐社区” |
袁振龙 |
论文 |
同心出版社 |
2006-5-1 |
综治所 |
《北京社区研究报告2006》“党和政府领导的社区自治空间研究” |
袁振龙 |
论文 |
同心出版社 |
2006-5-1 |
社会学所 |
用现代音乐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
许金声 |
论文 |
《中国音乐》第2期 |
2006-4-18 |
社会学所 |
《平等 和谐 发展》妇女阶层上升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北京市职业妇女阶层流动调查报告 |
王凤仙 |
研究报告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6-1-1 |
文学所 |
"张深切移居北京的背景及其""文化救国""实践" |
张泉 |
论文 |
《台湾研究集刊》第2期 |
2006-7-10 |
经济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2005年北京金融运行中宏观调控政策的回顾 |
凌宁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7 |
经济所 |
《北京行业分析报告》2006年、北京高技术企业的生存状态及其发展出路 |
凌宁 |
论文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1-10 |
经济所 |
NASDAQ是怎样走向成功的 |
凌宁 |
论文 |
参考消息 |
2006-4-3 |
经济所 |
北京金融运行良好不稳定因素须关注 |
凌宁 |
学术资料 |
参考消息 |
2006-1-16 |
文学所 |
人文奥运与市民公德 |
金汕 |
论文 |
光明日报 |
2006-6-28 |
经济所 |
2008年奥运会门票价格预测研究 |
年炜 |
论文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第18卷 |
2006-5-4 |
综治所 |
《论平安奥运建设》之“对社区安全防范运作机制的分析与思考” |
袁振龙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30 |
综治所 |
《论平安奥运建设》之“关于武装押运服务性质及运行机制的思考” |
袁振龙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30 |
综治所 |
《论平安奥运建设》之“治理城区角落:问题与对策” |
袁振龙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30 |
历史所 |
清代北京的人口规模是怎样调控的 |
尹钧科 |
论文 |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
2006-5-15 |
历史所 |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1840-1949)》第二章“富国之道的苦苦探索” |
章永俊 |
论文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5-1 |
科社所 |
《论平安奥运建设》二元结构视域内的公地困境及公共服务 |
张洪武 |
研究报告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1 |
经济所 |
三大动力推动我国总部经济发展 |
赵弘 |
论文 |
《中国CBD》 |
2006-3-22 |
计财处 |
构建行会创业服务平台 |
王燕梅 |
专著 |
开明出版社 |
2006-7-1 |
经济 |
总部经济助推环勃海区域合作 |
赵弘 |
论文 |
《中国CBD》 |
2006-5-22 |
经济所 |
总部经济助推环渤海区域发展 |
赵弘 |
论文 |
《中国CBD》 |
2006-5-22 |
经济所 |
中关村科技企业融资情况调查 |
赵弘 |
论文 |
《中国经贸导刊》 |
2006-6-30 |
经济所 |
信用制度对技术产权交易行为的影响 |
丁军 |
论文 |
《经济界》第4期 |
2006-4-6 |
科社所 |
《新北京 老名片》 |
张宁 |
专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2-8 |
经济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 》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北京-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 |
刘薇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1 |
经济所 |
《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京津唐城市密集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
刘薇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1 |
外国所 |
《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2006》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和谐 |
白志刚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7-19 |
外国所 |
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 |
白志刚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
2006-6-15 |
历史所 |
礼制传统与明清京师文化 |
李宝臣 |
论文 |
《博览群书》第7期 |
2006-7-1 |
历史所 |
《启功给你讲红楼》 |
李宝臣 |
其他 |
中华书局 |
2006-6-1 |
管理所 |
《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 |
施昌奎 |
专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6-6 |
历史所 |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 |
吴建雍 |
编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1 |
历史所 |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代序、清前期的的紫禁城 |
吴建雍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1 |
哲学所 |
政府行为与历史传统 |
梁劲泰 |
论文 |
《中国图书评论》2006第8期 |
2006-8-23 |
哲学所 |
庄子的玄珠与海德格尔的宝石 |
那薇 |
论文 |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哲学》第6期 |
2006-6-1 |
外国所 |
现行无差别救助模式制约贫困人口再就业(上) |
邱莉莉 |
论文 |
北京日报内参 |
2006-7-28 |
外国所 |
设立再就业扶助金 强化就业扶持力度(下) |
邱莉莉 |
论文 |
北京日报内参 |
2006-7-28 |
外国所 |
救助保障存在缺陷制约再就业(上) |
邱莉莉 |
论文 |
人民日报内参 |
2006-8-9 |
外国所 |
强化货币扶持 完善补助政策(下) |
邱莉莉 |
论文 |
人民日报内参 |
2006-8-9 |
文学所 |
重视后奥运体育场馆的利用 |
金汕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4期 |
2006-8-15 |
文学所 |
让体育产业成为北京的经济增长点 |
金汕 |
论文 |
《投资北京》7期 |
2006-7-15 |
哲学所 |
“尊孔”与“释孔”的悖论--兼及韩愈与道统 |
王文元 |
论文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
2006-7-15 |
科社所 |
社区公共服务中集体选择的逻辑 |
张洪武 |
论文 |
宁夏党校学报 |
2006-7-10 |
科社所 |
〈北京社区研究报告〉党和政府领导的社区自治空间研究 |
张洪武 |
研究报告 |
同心出版社 |
2006-5-1 |
城市所 |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北京市农村征地、承包情况调查 |
冯晓英 |
研究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8-10 |
城市所 |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北京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及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调查 |
冯晓英 |
研究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8-10 |
哲学所 |
东京古都保护五题 |
王文元 |
论文 |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期 |
2006-2-25 |
哲学所 |
繁宗浅术,垃圾堆山 |
王文元 |
论文 |
《北方文学》第4期 |
2006-4-18 |
哲学所 |
给“成功学”泼点冷水 |
王文元 |
论文 |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
2006-5-29 |
哲学所 |
怀旧 |
王文元 |
论文 |
《散文》第6期 |
2006-6-1 |
哲学所 |
红楼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王文元 |
论文 |
《汕头大学学报》第32卷 |
2006-6-1 |
哲学所 |
写作的状态 |
王文元 |
论文 |
《海上文坛》第7期 |
2006-7-2 |
社会学所 |
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 |
雷弢 |
论文 |
《新华文摘)第13期 |
2006-4-15 |
管理所 |
应对出租车行业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
张耘 |
研究报告 |
院报看一眼 |
2006-7-18 |
社会学所 |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之北京市城市拆迁上访问题调研报告 |
雷弢 |
研究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8-29 |
哲学所 |
兰薰而摧 玉缜而折--解码中国传统文化结构风潮 |
王文元 |
论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 |
2006-2-21 |
科社所 |
《社区治安中的多中心秩序与制度设计》 |
张洪武 |
论文 |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
2006-7-1 |
城市所 |
改善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亟需纳入城市规划 |
冯晓英 |
研究报告 |
北京日报内参 |
2006-8-13 |
科社所 |
《社区居委会工作手册》 |
于燕燕 |
编著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2006-5-1 |
科社所 |
北京社区研究报告》党和政府领导的社区自治空间研究 |
于燕燕 |
论文 |
同心出版社 |
2006-5-1 |
科社所 |
《北京社区研究报告》社区治理与建设和谐社区——顺义区社区治理研究 |
于燕燕 |
论文 |
同心出版社 |
2006-5-1 |
科社所 |
《北京社区研究报告》公共服务社会化体系与建设和谐社区 |
于燕燕 |
论文 |
同心出版社 |
2006-5-1 |
城编 |
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 |
辛章平(达即至) |
论文 |
《城市问题》第8期 |
2006-8-27 |
管理所 |
摊贩制市场业态利弊分析 |
杨松 |
论文 |
<北京观察>第8期 |
2006-8-1 |
城市所 |
北京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 |
冯刚 |
论文 |
《城市问题》第8期 |
2006-8-27 |
历史所 |
元清两代北京万柳堂园林的变迁 |
孙冬虎 |
论文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期 |
2006-4-28 |
历史所 |
寻访前门外老字号 |
孙冬虎 |
论文 |
《前线》第5期 |
2006-5-30 |
城市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山区县产业基础构建研究 |
冯刚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10 |
其他 |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梅松 |
论文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第5期 |
2006-5-20 |
科社所 |
20世纪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
邱守娟 |
论文 |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第6期 |
2006-6-9 |
城市所 |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
齐心 |
译著 |
译林出版社 |
2006-7-1 |
科社所 |
马克思论非物质生产中的生产劳动及现实意义 |
张洪武 |
论文 |
《财经理论与实践》第3期 |
2006-5-25 |
外国所 |
“透视靖国神社” |
张暄 |
论文 |
《当代经理人》 第35期 |
2006-11-8 |
历史所 |
《文子》的养生之道和尊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赵雅丽 |
论文 |
《中国道教》第4期 |
2006-8-2 |
历史所 |
孔子和谐家庭教化思想探微 |
赵雅丽 |
论文 |
《求实》第i11期 |
2006-5-5 |
历史所 |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北京鼓楼传统商业区商业文化定位之思考 |
赵雅丽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6 |
历史所 |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近代京师王府井商业街的形成及其商业文化特征探微 |
赵雅丽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6 |
城市所 |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建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
齐心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8-1 |
管理所 |
《2008奥运与北京旅游产品开发》 |
门玉峰 |
专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2-1 |
管理所 |
《北京行业分析报告2006》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与科技竞争力研究 |
毕娟 |
研究报告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1-3 |
管理所 |
北京装备制造业的科技竞争力现状令人担忧 |
张耘 |
论文 |
北京日报社编印<内部参考> |
2006-7-4 |
科社所 |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 |
李贺林 |
论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06-5-31 |
科社所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李贺林 |
论文 |
红旗出版社 |
2006-8-1 |
文学所 |
《凝聚.低谷.可持续发展--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社会的影响》 |
金汕 |
专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9-19 |
文学所 |
《论平安奥运建设》安全的奥运才是成功的奥运 |
金汕 |
论文 |
燕山出版社 |
2006-7-28 |
经济所 |
北京市农村居民储蓄与投资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3 |
齐福全 |
论文 |
《中国农村经济》第8期 |
2006-8-15 |
文学所 |
话剧舞台上的《白鹿原》 |
高音 |
论文 |
《瞭望》新闻周刊第30期 |
2006-7-24 |
社会学所 |
影响女性阶层上升流动的社会性别因素——北京职业女性阶层流动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
王凤仙 |
研究报告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第3期 |
2006-9-25 |
文学所 |
抗战时期翻译文学述论 |
陈言 |
论文 |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第5期 |
2006-9-2 |
图书馆 |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调查与分析 |
王超湘 |
论文 |
《图书馆建设》增刊 |
2006-11-30 |
经济所 |
〈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十一五”时期北京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的战略选择 |
陈孟平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3-10 |
经济所 |
〈2006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北京 |
陈孟平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1-10 |
经济所 |
《2006北京市社会发展蓝皮书》论北京的统筹城乡发展 |
陈孟平 |
论文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2006-6-10 |
科社所 |
注意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 |
左宪民 |
论文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6期 |
2006-6-6 |
科社所 |
社会主义荣辱观论析 |
左宪民 |
论文 |
《新视野〉弟4期 |
2006-7-10 |
哲学所 |
和谐社会不能容忍地域歧视 |
王文元 |
论文 |
北京日报l、理论周刊 |
2006-9-18 |
科社所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 |
左宪民 |
论文 |
红旗出版社 |
2006-8-31 |
综治所 |
《科技反恐与科技创安》首都地区可能面临的恐怖威胁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2-15 |
文学所 |
百年易卜生重回舞台 |
高音 |
论文 |
《瞭望》第40期 |
2006-10-25 |
社会学所 |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信访工作新格局研究 |
周永生 |
论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8-1 |
图书馆 |
浅议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对策研究 |
王超湘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
2006-6-15 |
文学所 |
关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
金汕 |
论文 |
院《看一眼》第13期 |
2006-9-18 |
经济所 |
总部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
赵弘 |
论文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第4期 |
2006-4-10 |
综治所 |
《科技反恐与科技创安》加强技术防范推进科技创安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2-15 |
综治所 |
《科技反恐与科技创安》深化科技创安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15 |
综治所 |
《科技反恐与科技创安》2008北京奥运会科技创安构想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2-15 |
文学所 |
侵华末期在华日本人的历史认识 |
陈言 |
论文 |
《中国图书评论》第8期 |
2006-8-10 |
管理所 |
产业集群的成因与作用--以北京顺义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
施昌奎 |
论文 |
《城市问题》第9期 |
2006-9-20 |
综治所 |
《论平安奥运建设》北京黑车问题及治理对策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15 |
综治所 |
《论平安奥运建设》打造现代化的保安押运队伍 |
殷星辰 |
论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6-6-15 |
哲学所 |
《红楼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王文元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第5期 |
2006-10-10 |
社会学所 |
德国人咋就那么“傻” |
谢芳 |
其他 |
青年参考报 |
2006-8-22 |
文学所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 |
陈言(合著) |
专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006-10-11 |
科社所 |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道路 |
李贺林 |
论文 |
《北京人大》第11期 |
2006-11-5 |
管理所 |
论产业集群的成因和作用 |
施昌奎 |
论文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4期 |
2006-8-8 |
管理所 |
《探求“新郊区”的市场卖点》 |
施昌奎 |
论文 |
《城市开发》第7期 |
2006-7-8 |
经济所 |
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机制 |
刘薇 |
论文 |
《商场现代化》481期 |
2006-2-2 |
文学所 |
中国游戏产业急需优秀创意人才 |
刘瑾 |
论文 |
中国艺术报--艺术教育专版 |
2006-9-1 |
文学所 |
祖国的发展会让我们走得更好 |
刘瑾 |
论文 |
中国艺术报 |
2006-9-1 |
哲学所 |
"反省儒家的""传圣人话""" |
王文元 |
论文 |
《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0月上期 |
2006-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