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科研 > 博士后工作站

第十一期“博识”博士后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4月1日上午,第十一期"博识"博士后学术沙龙在院1008会议室举办。本次沙龙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韩蒙副研究员围绕"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法--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底蕴"主题进行讲座。我院在站博士后和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沙龙活动。
  韩蒙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物自身运动的"实际"出发,厘清了关于辩证法两种理解范式的差异,一种是作为范畴、法则和规律的辩证法;一种是作为事物自身活动的辩证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在必然性。与此同时,韩蒙副研究员也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深植于中国社会在时代变革中的自我运动,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开端、实事求是与中国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初级阶段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并以"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及社会史的论战、反对本本主义以及《矛盾论》《实践论》等内容加以论证。最后,韩蒙副研究员站在新时代辩证法的思想高度,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辩证法的理解与运用。这突出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中华文明现代形态""自主的知识体系""自我革命"等重要提法,从而为深刻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理、中华之道的内在根由提供了哲学根据。讲座结束后,在站博士后就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社会形态概念的转换及与文明形态的关系、中德两国现代化道路与哲学思想的关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称谓等问题,与韩蒙副研究员进行了交流探讨。
  本次沙龙活动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问题本身出发,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哲学底蕴、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加深了在站博士后对基于事物本身的"辩证法"的深刻理解,进一步深化了对"抽象的社会主义"与"实际的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文化底蕴的理解,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