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蓝皮书: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4-2025)》内容简介
目 录
Ⅰ 总报告
B.1 2024年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状况与2025年形势分析 刘波 戴维来 张姣 杨鸿柳 刘林波
Ⅱ 国事保障篇
B. 2 2024年北京服务主场外交研究报告 张 丽
B. 3 2024年北京大型国际活动安全保障研究报告 胥慧颖
B. 4 北京主场科技外交的发展研究与对策建议 陈 曦
Ⅲ 功能设施篇
B. 5 推进新国展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研究 郑志忠 姚慧芹
B. 6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空间布局建设及优化建议 单许昌
B. 7 全球南方的知识自觉与北京国际培训的模式创新 鲍雨 伍庆
Ⅳ 国际要素篇
B. 8 2024年北京市跨国公司发展报告 冯天泽 苏仕喆 董艳玲
B. 9 2024年北京城市国际传播研究报告 张 力
B. 10 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国际高端人才聚集战略 张 姣
B. 11 2024年北京国际组织发展报告 武香君
Ⅴ 服务环境篇
B. 12 2024年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报告 那朝英
B. 13 2024年北京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研究 朴美玉
B. 14 2024年北京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发展报告 刘林波
Ⅵ 对外交往篇
B. 15 北京市参与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现状、挑战与方向 蒋 习
B. 16 2024年西城区国际交往研究报告 杨鸿柳
B. 17 2024年北京企业“走出去”发展研究 程 艺
B. 18 2024年中美青年民间交流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以纽约市为例 王艺璇 张雨晨 刘念 王先亚 邢建立
B. 19 北京 AI 企业的出海模式与发展战略 马 鑫
B. 20 中外青年人文交流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照宇 何文翔 刘力源
B. 21 青年外交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报告—— —以宋庆龄基金会为例 夏冬 王宏禹
Ⅶ 经验借鉴篇
B. 22 纽约纳斯达克市场发展对北京证券交易所建设的启示 刘 波
B. 23 国外城市更新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 李军凯 罗希婧 梁兆南
B. 24 基于城市韧性的上海城市对外交往实践研究 朱云杰 于宏源
附 录
2024年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大事记
《北京蓝皮书: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4-2025)》于2025年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蓝皮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重要智库产品,是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联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完成的关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权威研究成果。该蓝皮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年度任务,梳理工作进展、分析问题挑战,积极为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全书包括总报告、国事保障、功能设施、国际要素、服务环境、对外交往和经验借鉴七个内容版块。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10周年,也是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10周年。北京紧紧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国际交往中心”这个目标,牢牢扭住“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准确把握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发展任务,全面提高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各项工作水平,为加快推动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也为世界了解北京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一扇窗口。2024年,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展现了极为亮眼的表现,在多个国内外权威排名中取得优异成绩,在科技、金融、文化以及城市消费活力等多个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展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北京的全球性城市地位。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4-2025)》主要观点包括:
一是完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场外交机制。2024年北京主场外交活动,在合作格局、理念传承与发展、引领全球“南方合作”等方面呈现出的鲜明特点,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北京主场外交的新气象与新作为。充分发挥首都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具有首善标准的主场外交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元首外交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措,增强常态化服务保障能力,服务内容涵盖场地设施、文化展示、交通安保、新闻宣传、住宿餐饮、志愿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不断提升外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升北京主场外交国际影响力,彰显中国大国形象和大国首都风范。
二是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凸显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在科技方面,北京发挥其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优势,在高新技术研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吸引大量国际顶尖人才和企业,通过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有效推动全球技术创新链的进一步融合。在金融方面,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国内外资本流动提供有力支撑。在文化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历史底蕴和国际化活力的城市,北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和国际艺术交流,增强城市全球影响力。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消费方面,北京也展现出了高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三是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开放窗口。北京数字经济国际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年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迈向新台阶,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核心产业加速发展,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化,全场景数字化生态逐步形成,创新引领与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成为全国典范。同时,北京入选全国首批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城市,率先探索跨境数字贸易和产业开放新路径,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与发展提供“北京方案”,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协同、共赢的国际数字经济合作格局。
四是提升民间交往水平助力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北京构建多层次友城合作体系,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激发民间外交活力,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全面提升外事管理服务效能,为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开放活力,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城市治理,在推动全球“南方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中贡献北京智慧。2024年,北京市全年接待31批次外国城市代表团 ,新增一个区级友好城市, “两区”全球联络站新增3家,网络拓展至17个,促成14个国际项目在京落地,1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 北京市获评“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并携手河内市荣获“对华友好城市优秀伙伴奖”。
五是加强北京国际传播力建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适应当前国内外智能科技发展形势,北京加快培育传媒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北京城市国际传播,塑造大国首都城市形象。北京国际传播从统筹部署、技术应用、文化资源利用、传播方式等方面发力,不断深化细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显著提升北京城市国际传播效能,为奋发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北京篇章、坚定不移推进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