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专栏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调研检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天有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深入“回天地区”开展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市委市政府“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通过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提供决策依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回天有我”大型社区治理社会动员机制专项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按照“四力”实践专题教育工作部署,以“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为根本遵循,成立以院党组书记唐立军为组长、跨学科跨领域集中骨干力量组建的“回天有我”大型社区治理社会动员机制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深入“回天地区”解剖麻雀。

一、践行“四力”,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自2019年4月召开立项研讨会以来,课题组认真听取市委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围绕“回天地区”大型社区治理社会动员机制中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有步骤、有计划地扎实推进各项调查研究工作。2019年5月和6月主要开展集中调研和阶段性报告撰写工作。调研以问题为导向,课题组先后深入“回天地区”的回龙观镇、霍营街道、东小口镇、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北街道,访问北京市政府服务热线管理中心(12345热线)、朝阳区双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北京市经信局社会信用处、市委宣传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处)等相关部门,分别与街道(镇)领导及科站队所负责人、部分驻区社会单位及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村居书记/主任以及居民代表,以及市属相关单位负责人共举行9次、60余人次的专题座谈调研,就“回天地区”存在的基础设施不足、物业纠纷、业委会、停车管理、群租房、垃圾分类、违法建设等民生难题中的社会动员体制机制问题,以及“回天地区”“接诉即办机制建设”、“双井十三区社会动员机制建设”、“回天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讨。同时,课题组还积极联系市委研究室、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等部门收集与“回天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动员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广泛收集吸纳相关研究成果,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担当使命,群策群力初见成效

调研期间,课题组围绕“回天地区”较为突出的物业管理难题、群租房治理难题、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发挥业委会积极作用等撰写了四篇阶段性研究报告。其中袁振龙研究员撰写的《关于破解物业管理难题的对策建议》,分别获得市委书记蔡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伟等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根据市领导的批示精神,袁振龙应邀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研讨会,参加北京电视台“向前一步”栏目录制,深入基层化解突出的物业管理矛盾和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谭日辉研究员撰写的《关于破解回天地区群租房治理困境的对策建议》和李晓壮副研究员撰写的《关于推进首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分别得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同志的肯定性批示,李晓壮撰写的《关于破解“回天地区”业委会管理难题的几点建议》正在完善中,将通过我院要报《看一眼》呈报市领导。

三、感悟初心,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

通过调研、撰写研究报告,科研人员深切体会到,坚守初心与提升“四力”辩证统一,坚守初心是检验“四力”水平的标尺,“四力”水平提升能更好地促进感悟初心、坚守初心。通过深入“回天地区”调研,俯下身子“啃地皮”,倾听群众心声,掌握第一手资料,科研人员锻炼了脚力、眼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合理诉求,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学术语言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用学术的语言讲政治,形成高站位的研究报告,向市委市政府建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落地贡献智慧,更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高了脑力、笔力。科研人员纷纷表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们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为人先,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在院党组坚强领导下,课题组将对“回天有我”大型社区治理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认真撰写分报告、完成总报告,拿出有份量、有价值、可操作的研究成果,服务新时代首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为市委市政府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建言献策,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贡献力量。

 

 

院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