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我院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观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

  2月18日,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面向全国公映。我院精心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观影。影片聚焦世界超大城市治理的共性问题,以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独特视角,通过真实而细腻的镜头语言,记录了基层治理中的琐碎细节与温馨情感,生动描绘了接诉即办工作的感人场景。
  一条热线,一城温暖。观影结束后,大家被影片中的温情与智慧深深打动,感触颇深。大家深刻认识到,“12345”热线不只是一条简单的电话线路,而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桥梁,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观影感受与思考。
  国际所助理研究员张姣认为:《您的声音》这部电影中蕴含的诸多理念与情节,都能与我们的日常工作产生强烈共鸣,带来诸多发人深省的思考。影片里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居民诉求,认真接办,力求事事有回应的情节让身为党员的我认识到,面对繁杂工作,坚守 “为民初心” 至关重要。工作中,要充分尊重个体独特性,兼顾物质与精神需求,才能有效解决发展难题,推动工作稳步前进。电影里的人物塑造同样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带来启示。科研团队中,成员学术经历、思维模式各异,耐心沟通协调能让陌生的团队成员走向相互理解与信任。通过细心倾听、落实并解决问题,凝聚团队力量,激发大家积极投入研究,助力项目顺利推进。
  城市所赵继敏研究员认为: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让市民服务热线成为市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通过此次观看电影《您的声音》,我深刻感受到,北京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创新路方面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新道路。接诉即办改革是一项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改革。是一项具有系统化、法治化特点的改革。是一项同城市治理智慧化共生互促进的改革。在我们的科研工作中,也应当学习和借鉴接诉即办改革的相关精神和重要做法。研究对人民、社会发展有价值的课题,把握数字化、信息化机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市情所研究员陆小成认为:《您的声音》是一部值得每个人观看的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的温暖实践。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城市治理的复杂性,更让我们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温暖与力量。它带给我们的重要启发是,城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一是要倾听人民的声音。二是应不断创新治理模式。三是强化基层力量。四是鼓励全民参与。五是推动协同治理。在未来的城市治理中,我们要不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治理实践,打造更加美好的城市家园,让城市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港湾,让“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
  综治所副研究员于丽娜认为:《您的声音》以 “12345” 接诉即办热线为线索,展现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从倾听民声、接诉即办,到基层力量、共情与信任,再到科技赋能,影片为社会治理提供了诸多启示。我们应建立多元化沟通渠道,探索高效、透明、协同的治理机制,重视基层力量,加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利用科技提升治理效能。
  管理所副研究员吴向阳认为:《您的声音》不仅是一部关于城市治理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与深刻思考的作品。它通过真实的故事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政府治理考验的是政府的智慧,既要有民生,也要有公平。但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就藏在“群众路线”中:只有真正倾听与回应每一个声音,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正如影片结尾所传递的,城市治理的答案,藏在每一个市民的心声中。
  城市所副研究员宋梅认为:电影深刻反映了现代城市治理与基层工作者的奉献精神,通过真实故事展现了超大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影片中的案例引发观众共情和思考,体现了北京城市治理目标的多元性,以及办事服务人员的真诚与担当,是一部优秀的宣传教育品。
  市情所助理研究员刘小敏认为:观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后,我深刻感受到北京作为一座超大规模城市,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基层触角,既是公共政策落地的终端载体,也是社会矛盾交织的"前沿哨所",也是所有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的结点,而“12345”在化解矛盾、推进社区治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影片中展示的胡同停车治理、老楼加装电梯等问题,都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它们不仅关乎市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需要政府、社区、居民等多方共同协作才能有效解决。
  管理所副研究员毕娟认为:《您的声音》通过记录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实践,从彰显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倾听民声方式变革带来的全民共治、服务民生机制创新催动的效能提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几个维度深刻揭示了当今时代在以民为本、倾听民声、服务民生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政府执政和公共行政的变革。
  综治所助理研究员卢尧选认为:电影《您的声音》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为主线,围绕市民服务热线(“12345”)中的“声音”,将超大城市治理的宏大命题落地为普通市民与基层工作者、政府部门管理者、立法者互动的微观叙事,将基层治理“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和人文温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深刻诠释,为理解新时代社会治理参与理论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也揭示了政府与市民协同治理的实践路径,反应了城市治理从“管理”向“服务”的范式转变。
  城市所助理研究员张文彪认为:电影《您的声音》真实再现了北京六年来“接诉即办”改革的艰辛路途与巨大成果。“接诉即办”改革通过反馈群众最真实、最及时的切身需求,打破信息障碍,加强了党群联系。北京作为超大城市,城市运行管理难题众多且无先例借鉴。“12345”热线搭建起有力的信息反馈机制,助力决策者与执行者及时优化改革举措,发挥示范效应 。“12345”热线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基层干部、热线话务员乃至普通市民的尽职尽责,大家共同成就、一同推进了城市管理的优化。作为一名从事城市研究和决策建议的科研工作者,我深受触动。今后将借鉴“12345”热线的工作方式,提升自己服务基层的主动性,反映最真实的基层情况与市民需求,不忘初心使命,提升自己服务城市发展的能力水平。
  我院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慧在观影后,从感知层、技术层、制度层以及动力层对北京接诉即办进行立体解读,撰写的理论文章《北京接诉即办的 “洋葱模型”》在《北京日报》(2025年3月17日第10版)上刊发。
  此次观影活动,进一步树牢了全院广大党员干部、科研人员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学问的宗旨意识,坚定了全院上下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