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院刊物 > 城市问题

<2018-9>-《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2018年第9期目录

本刊特稿

中国邻避冲突的设施类型、时空分布与动员结构
    ——基于531起邻避个案的实证分析 … 鄢德奎 李佳丽(4)

〔摘 要〕 基于来自新闻媒体报道和网络平台的531起邻避冲突个案样本,描述了我国邻避冲突实践样态中的设施类型、时空分布与动员结构。结果显示:邻避冲突的生成原因与邻避设施类型的环境风险、民众的环境利益诉求有关;邻避冲突呈现四种发展态势;邻避冲突事件的数量逐年递增,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邻避冲突的基本特征在于地方色彩和草根性始终主宰着邻避运动的内在运行逻辑;由于公力救济管道不畅,邻避冲突的抗争方式以私力救济为主;过于强调冲突的消极功能,将导致邻避冲突的解决不尽人意。应以制度化的应对策略减少冲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邻避冲突;实践样态;纠纷;救济;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 F299.24;D63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04-09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1

城市科学

中国城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内在机理
    ——基于“五普”、“六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
    …………… 梅大伟等(13)

〔摘 要〕 基于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构建了中国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探讨了城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低、较低脆弱性城市占比增加;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中部地区城市的脆弱性下降幅度最大;从内在机理的视角来看,暴露性和应对能力比敏感性对城市脆弱性的影响更大;在一定范围内,城市的脆弱性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下降,超出某一临界值后,城市的脆弱性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升高;功能复合型城市的脆弱性较低,综合性城市的脆弱性低于资源型城市;城市脆弱性与城市布局形态有关,集中型城市的脆弱性高于分散型城市。
〔关键词〕 城市脆弱性;时空变化;内在机理;暴露性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13-07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2
空间生产核心论题视角下的城市更新实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 周 婕 邹 游(20)

〔摘 要〕 围绕空间生产理论的三个核心论题———空间的资本化属性、空间的同质化导向及空间的政治性,以武汉市三处典型的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利用城市开放数据进行问题识别,从核心论题视角对空间生产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在当代中国城市空间建设过程中,存在空间资本化导致的非均衡博弈、空间同质化导致的人文性缺失、空间政治性导致的大拆大建等问题;在城市空间再开发过程中,应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重视空间的文化属性,多系统、多层次综合论证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以削减空间生产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空间生产;城市再开发;利益博弈;开放数据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20-07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3

城市建设与发展

山东省城市韧性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 张 鹏 于 伟 张延伟(27

〔摘 要〕 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空间计量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17个城市的城市韧性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7个城市的总体韧性及经济和社会韧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高速城市化会对部分城市生态和工程韧性产生压力;城市间总体韧性差距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地带间差异是山东省城市韧性空间不均衡的主要原因;17个城市的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生态韧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空间互动状态下市场力对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人口密度对社会韧性以及行政力对工程韧性均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行政力对经济韧性存在下行压力;城市韧性与开放力和创新力之间的响应机制有待完善。
〔关键词〕 城市韧性;时空分异;空间分析;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TU984.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27-08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4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低熟悉度使用者的景观偏好特征
    …………………… 符兴源等(35)

〔摘 要〕 基于ISM景观评价体系及VEP法,从主观评价与游览行为两方面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低熟悉度使用者的景观偏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低熟悉度使用者对景观的主观评价特征表现为对景观的美观性关注度较高,而对景观的舒适性、安全性及文化性的关注度较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低熟悉度使用者的游览行为主要发生于道路附近,较少涉及道路以外的环境;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低熟悉度使用者的游览行为所关注的内容侧重于所到区域内的水体、植物、铺装及艺术设施等景观元素。
〔关键词〕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低熟悉度使用者;景观偏好
〔中图分类号〕 TU9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35-08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5
边缘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方略
    ——以秀容古城为例 ……… 聂慧君 王金平(43)

〔摘 要〕 目前,我国有大批古城未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其中许多古城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城市历史文脉,但在空间格局上偏离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严重的滞后性。这种非均衡、非同步发展的城市结构导致古城处于日益边缘化的状态。以山西省忻州市秀容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模式为例,探索了边缘化古城保护更新的新思路,提出了提炼城市文化特色、整合空间格局、与主城区融合、政府与社区协同介入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边缘化;秀容古城;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43-05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6

经济与社会

产业结构视角下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差异测度
    ……… 安景文 李松林 梁志霞 柳 霞(48)

〔摘 要〕 基于2005-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产业分解和偏离—份额分析法,从产业结构角度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差异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差异在不断缩小,各市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经济差异主要集中在城乡之间。基尼系数产业分解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差异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效应扩大了经济差异,集中效应缩小了经济差异。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产业竞争力处于劣势;天津市的产业竞争力优势较大,但产业结构处于劣势;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均处于劣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法;基尼系数;经济差异;京津冀都市圈
〔中图分类号〕 F299.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48-07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7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
    ………… 陈丹玲 李 菁 胡碧霞(55)

〔摘 要〕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将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规模+空间+效益”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框架中,使用小波神经网络、空间分异测算模型和空间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3-2015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其空间差异持续扩大;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呈显著正相关,且由于不同集聚区扩散效应在空间上渗透不均衡,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各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演变格局的作用大小和方向不同,且处于不断变化中。据此认为,要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着重发挥城市发展与资源使用的协同
作用,加快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步伐,同时应加强对效率水平落后地区的投入和扶持。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关联
〔中图分类号〕 F299.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55-10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8
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质量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马红涛 楼嘉军 刘 润 刘 松(65)

〔摘 要〕 采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地理学方法,构建了休闲消费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进行了综合测算。结果显示:休闲消费水平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人口“胡焕庸线”两侧出现休闲消费鸿沟;休闲消费水平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空间圈层模式;个人可支配收入、城市经济实力、地理环境差异、闲暇时间、休闲动机和城市文化等是居民休闲消费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质量;空间差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1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65-09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09

城市管理

大城市周边镇村关系层级解构的特征、风险与应对
   ——以武汉市为例 …… 耿 虹 乔 晶 吕宁兴(74)

〔摘 要〕 镇村关系是城乡融合中不可缺位的结构性因素,尤其在大城市周边,由于极核效应导致的要素越级流动极易导致镇村关系出现低水平均衡的状况,从而导致大城市外围塌陷的隐患。通过解析大城市周边镇村关系传统的层级结构与目前镇村层级解构的表现形式及特征,进一步分析了镇村层级解构对镇村发展多方面的影响及风险,提出了镇村关系重构的策略,即构建多维耦合的镇村一体化发展系统,重构区域化、扁平化、适应性的镇村网络关系。
〔关键词〕 大城市周边;镇村关系;层级解构;镇村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99.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74-09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10
“镇级市”和“副县级市”两种设市模式的评估和比较
    …………… 李雪伟 杨胜慧(83)

〔摘 要〕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及实践经验,总结了“镇级市”与“副县级市”设市方案的思路、基本内涵及实施路径,进而从目标和手段层面建构指标对两种设市模式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显示:“副县级市”模式在适用性和可行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能够满足城市决策自主、机构精简和发展可持续的原则要求。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设市模式;镇级市;副县级市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83-07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11

城市瞭望

旧城改造对外来务工人员社交网络的影响
  …… 黄 旭 马丁·戴斯特 扬·范·韦瑟普 何东升(90)

〔摘 要〕 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迁移对其社交网络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主动迁移者比被动迁移者更倾向于借助通讯工具与原住地邻居保持联系;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得彼此能够维持一定频率的联络;被动迁移对外来务工人员社交网络的维持具有负向影响;以旧城改造为主导的城市更新模式未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社交网络;被动迁移;旧城改造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90-09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12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规划师的角色转变 …… 王建峰 刘云华(99)
〔摘 要〕 传统城市规划师更多地充当了城市建筑师、规划技术专家和政策分析师的角色,而公共政策导向下的城市规划师则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是各方利益的沟通者和协调者。通过比较不同规划理念下规划师的角色差异,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师角色转型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师虽然仍在传统的规划框架下开展工作,但公共政策导向的规划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 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师;规划转型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9-0099-05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