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院刊物 > 城市问题

<2018-2>-《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2018年第2期目录

本刊特稿

结构主义视域下海绵城市的内涵结构 ……… 王小丽(4)
〔摘 要〕 将海绵城市内涵的本质归结为“低影响开发”、“治水”或“实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等观点显然陷入了某种片面主义。在结构主义视域下,海绵城市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内涵结构的综合性概念,它包含着本体、理念、载体、目标和主体等有机组成要素,并具有开放性和动态发展性的特点。
〔关键词〕 海绵城市;内涵结构;结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 TU992;TV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04-07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1

城市科学

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与最优规模的生态考量
    ——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 郭 力(11)

〔摘 要〕 在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梳理、因子分析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Au-Henderson模型,利用2004-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视阈下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率特征与最优规模。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效率的“倒U型”曲线规律在经济与生态层面均成立,且城市规模的生态最优值为750万人;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潜能扩大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但是城市污染治理成效只有在人口高度集聚时才会显著提升;宜居环境建设仍是城镇化的薄弱环节。据此认为,超大城市应控制人口规模,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特大城市应降低重化工业比重、节能减排、减少交通运输成本;中小城市的政策导向应是加快吸引人口的流入。
〔关键词〕 城市规模;生态系统;城镇化;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11-07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2
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交互影响
   ——基于 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分析 …… 纪玉俊 李志婷(18)

〔摘 要〕 在构建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联立方程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交互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内生关系,也就是说制造业集聚能够对城镇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对形成集聚的制造业的约束也日趋加强。因此,城镇化对制造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作用;制造业的集聚可提升城镇化水平,并可有效推进制造业集聚后的再扩
散,进而更好地提升城镇化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城镇化;影响关系联立方程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18-07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3
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
    ——兼论绿色考核对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 韩国高 张 超(25)

〔摘 要〕 利用动态系统GMM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对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区域性差异。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制度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财政收入分权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正向影响要大于财政支出分权;以GDP考核为主的官员晋升制度对环境污染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分权制度和晋升激励制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出相同的区域差异性,二者对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均大于东部地区;在对官员晋升进行经济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绿色考核”,重新构建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官员综合晋升激励指数,发现随着绿色考核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加大,环境污染
程度会逐渐下降。
〔关键词〕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环境污染;绿色考核
〔中图分类号〕 F299.23;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25-11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4

城市建设与发展

城市风道研究动态及走向 ………… 王伟武 黎菲楠 王 頔(36)
〔摘 要〕 城市风道研究对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推进城市节能减排及城市规划科学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总结城市风道的形成机制与城市风道规划理论的基础上,从研究历史、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城市风道规划研究动态,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展望了我国城市风道规划研究的走向。
〔关键词〕 城市风道;研究动态及走向;风道规划理论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36-05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
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旅游价值的整合开发
    …………… 郑锐洪 张 妞 成阳超(41)

〔摘 要〕 历史街区是城市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适度的商业、旅游开发能够促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和理论驱动型案例分析路径,从价值定位、开发主体整合、价值整合开发、整合传播推广等方面剖析了“五大道”在保护与旅游价值开发方面的得失,讨论了“五大道”历史街区旅游价值整合开发的路径、机制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历史街区;旅游价值;整合开发;案例研究;五大道
〔中图分类号〕 F592.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41-09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6

经济与社会

祖父母支持对城镇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 吕碧君(50)
〔摘 要〕 通过选取“是否与父母(公婆)共同居住”作为代理变量,考察了祖父母支持对已有一个孩子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祖父母在孙辈照料上的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城镇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居住条件和赡养负担的影响,即只有在居住不存在困难时,祖父母支持才会提高妇女生育二孩的意愿,而且这种效用对有兄弟姐妹的夫妇更加明显。据此,只有减轻成年子女的赡养负担,解决儿童公共看护场所覆盖不足的问题,才能在当前“421”家庭结构趋于普遍的情况下,缓解低生育水平的延续。
〔关键词〕 祖父母支持;二孩生育意愿;儿童照料
〔中图分类号〕 C92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50-08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7
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
     ……………… 邓 睿 冉光和(58)

〔摘 要〕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构建了三方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估计了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尽管健康自评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其可能会通过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资本而间接影响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质量的影响效应因劳动力市场的低、高端分割和行业分割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特征。
〔关键词〕 农民工;健康自评;社会网络资本;城市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 D6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58-09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8
中国省域工资水平演变寻踪 … 尹向来 史佳璐 张晓青(67)
〔摘 要〕 运用标准差椭圆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空
间分异、关联演化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省域间工资水平的基尼系数和相对差异先增加后减少,呈现东部高于西部、中部塌陷的总体时空特征;南北方向的空间差异较大,标准差椭圆变化幅度较小,方向趋势先减弱再增强;工资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同质集聚俱乐部现象明显,冷点区和热点区数量减少;工资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但低工资—低城镇化省域占多数且集聚分布;空间杜宾模型显示,工资水平存在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国内需求和政府影响对工资水平均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
〔关键词〕 工资水平;城镇化进程;时空演变;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49.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67-10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09

城市管理

住宅小区物业使用人的自治权 … 陈广华 董 飞(77)
〔摘 要〕 随着物业使用人越来越多地渗入现代城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领域,认为从权利与义务对等、共同地域生活的需要以及业主缺位导致自治效率低下等角度出发,赋予物业使用人自治权是十分必要的。考察国内外规定可知,我国立法对物业使用人自治权关注度不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在赋予物业使用人自治权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城市治理法治化背景下需要承认物业使用人在共同地域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区别对待不同居住时间的物业使用人,并厘清物业使用人自治权与业主自治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赋予物业使用人参会权、陈述意见权、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以及瑕疵决议撤销权等自治权利。
〔关键词〕 物业使用人;自治权;共同地缘生活;城市治理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 D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77-07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10
“项目指导型”社区治理机制及效应
  ——以南京市景明佳园社区为例 ……… 唐 杰 王红扬(84)

〔摘 要〕 “项目指导型”社区治理包含以下内容:政府同社区合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与居民作为社区建设主体共同实施社区建设;专业社工提供技术指导;政府通过购买社区联动服务连接社区多元主体;社区治理通过项目化方式运行。通过对南京雨花台区景明佳园小区的考察,认为“项目指导型”社区治理机制解决了传统社区治理中政府投入过大、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较低的问题,提升了社区的自治水平。
〔关键词〕 项目指导型;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社区微基金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84-06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11

城市瞭望

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聚居空间考察
    ——以南京市红庙小区为例 …… 康达西 殷 洁(90)

〔摘 要〕 基于南京市红庙小区的调查数据,对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的居住、生存状况以及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聚居空间呈现出异质化、混杂化的特征;流动人口在经济能力、居住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层面与本地居民处于区隔状态,社会融合程度较低;在居住空间区位变化和多样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的经济发展潜力较高,其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外扩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聚居空间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90-08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12
城市更新对旧城区原住居民职住关系的影响
    ——以重庆市十八梯为例 …… 曾德珩 陈春江 董茜月(98)

〔摘 要〕 首先,通过对重庆市典型城市更新社区十八梯原住居民的调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原住居民搬迁前后的居住地分布情况和居住环境改善状况。其次,通过对原住居民通勤方式、通勤成本、通勤时间及通勤距离等指标的分析,定量描述了原住居民搬迁前后职住空间关系的变化。最后,根据原住居民工作类别分析了城市更新对不同原住居民的职住空间关系和通勤状况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更新活动导致大部分原住居民从市中心向城市周边外迁,其职住分离状况加剧,但不同职业与收入水平的原住居民的就业可达性存在着显著差异。
〔关键词〕 职住关系;城市更新;原住居民;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8)02-0098-06
〔DOI〕 10.13239/j.bjsshkxy.cswt.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