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院刊物 > 城市问题

<2016-10>-《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2016年第10期目录

 

本刊特稿

 

城市规模分布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基于中国23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丁从明  聂  军(4)

[摘要]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探讨了城市规模分布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的城市规模分布,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的城市规模分布均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2)在不同时间段,最优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过度关注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快慢,可能并没有抓住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如何构建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城市规模体系。

[关键词]城市规模分布;资源配置效率;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04-08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1

 

城市科学

 

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估与比较…李  琳  谈  肸  徐  洁(12)

[摘要]从市场一体化的支撑因素和表征因素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城市群市场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综合指标和复合指标,运用投影寻踪聚类评价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1999-2013年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动态评估与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长江中游城市群15年间市场一体化水平加速提升,但发展的协调性不足,尚处于以城市间联系度为单一支撑的较低级发展阶段;三大分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梯级分布格局;武汉城市圈市场一体化呈现“四要素协同驱动”特征,环长株潭城市群呈现出以城市间联系度为主导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单要素驱动”特征,环鄱阳湖城市群则是以城市间联系度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共同推进市场一体化的“双要素驱动”特征。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评估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12-10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2

基于出租车客流的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识别

  ——以苏州市为例……………………郭  轩  罗震东  何鹤鸣(22)

[摘要]目前,对城市多中心的认知主要将其理解为功能集聚的“点”,而特大城市的空间尺度较大,功能集聚点无法描述出其结构性特征。本文假设特大城市的多中心具备“独立成市”的特征,即多个中心分别为相应的城市次区域提供完备的中心职能,中心内部由复合功能片区集聚成为“中心区域”。基于上述假设,设立了判别多中心的3个条件,并运用出租车客流对苏州市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苏州城区存在4个中心区域的结论。这4个中心区域具有紧密联系,并承担其腹地的中心职能。未来,苏州应基于该4个中心区域合理安排城市的布局和功能。

[关键词]出租车客流;多中心;空间结构识别;苏州市区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22-9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3

中国城市休闲化区域差异分析…………刘  润  马红涛(30)

[摘要]基于泰尔指数法测度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差异。结果显示:2003-2012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休闲化总体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从分解结果看,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最大;在区域内部差异中,东部城市休闲化的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保持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公共基础和产业能力的差异;中部城市休闲化差异较小,且越来越小;西部城市休闲化的发展水平差异在波动中扩大,且差异逐步大于东部;中、西部地区内部休闲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特色资源能方面的差异,且整体资源运用能力较低。

[关键词]泰尔指数;城市休闲化;区域差异;中国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30-07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4

 

城市建设与发展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紧凑度评价

  ——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张卫枚  方勤敏  刘  婷(37)

[摘要]从人口紧凑度、经济紧凑度、土地利用紧凑度、公共服务紧凑度和生态环境协同5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紧凑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测算了2015年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紧凑度。结果显示:从综合紧凑度来看,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的紧凑度较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分项紧凑度来看,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紧凑度相对较高,而土地利用和公共服务紧凑度相对较低;各城市在人口紧凑度和公共服务紧凑度的个体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现象较突出。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紧凑度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37-07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5

泛长三角地区城市效益时空格局演变……黄  琪  曹卫东(44)

[摘要]运用熵值法测度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分析三大效益的差异变动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显示:①2003-2013年,城市经济效益整体不断提升且城市间逐渐发展均衡,而环境效益整体不断降低且城市间差异渐增,社会效益整体上先降后升且区域内差异化减弱;②2003-2013年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存在显著的空间相似性集聚特征,而环境效益自2006年的空间分散分布格局逐渐明显;③经济效益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箭头”形、小“Z”形、大“Z”形的变化规律,且区域逐渐由单中心极化发展向多中心均衡化发展格局转变,社会效益集聚格局大致与经济效益相似,环境效益的“破碎化”分布格局逐渐明显。

[关键词]泛长三角地区;城市效益;时空格局

[中图分类号] F29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44-07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6

省际省内流动人口的分布、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李荣彬  王国辉(51)

[摘要]使用VAR模型和QAP分析法对流动人口省际迁移与省内迁移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省际迁移和省内迁移的流动性都较强,而省内迁移的人口集中趋势更加明显;东部沿海地区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迁入地,其中尤以广东省为最,河南,安徽是流动人口省际迁移最大迁出地;省际人口迁移呈现出“扇形”状分布,而省内迁移区则呈现出“同心圆”形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流动人口外出的决定因素,户籍制度和迁移距离会阻碍流动人口的跨省迁移,公共服务水平则吸引着更多的流动人口在省内移动。因此,国家应该优化城市结构,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增强省内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

[关键词]省际流动人口;省内流动人口;省际迁移;省内迁移;空间关联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51-08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7

 

经济与社会

 

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许露元,邬丽萍(59)

[摘要]采用克鲁格曼指数、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北部湾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及对外经济联系强度,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为例,运用欧氏距离法分析了北部湾城市群间各城市间的地缘经济关系。结果显示:南宁、钦州、防城港的城市一体化已初见端倪,各城市两两之间具有强经济联系;将北部湾城市群内六对城市组合分为四种类型,南宁和北海市属于战略调整型,南宁与钦州市、钦州与防城港市属于深化和拓展合作型,南宁与防城港市、北海与防城港市属于加强合作、战略调整型,北海市与钦州市属于强化联系型。鉴于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状况不理想,认为北部湾城市群内各城市应推进产业的垂直与水平分工和转移,增强经济联系,化竞争关系为互补关系。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北部湾

[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59-06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8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何调霞  梁双波(65)

[摘要]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选用泰尔指数对该区域近15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城市群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呈相对均衡化发展的趋势,省域内、等级城市内部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演变的重要原因;江苏和浙江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安徽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有扩大倾向;中、小城市和2010年至今的超大及特大城市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呈扩大之势,大城市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在缩小。据此从高速铁路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体制机制构建等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65-04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9

农民工住房保障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娄文龙  杨春江  唐学庆(69)

[摘要]目前,农民工的住房保障供给机制尚不完善,供给主体、供给政策、供给资源和供给功能四个方面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应该以整体性治理为目标导向,整合住房保障主体实现主体间的合作,整合住房保障政策以确保政策的系统性与有效性,整合住房保障资源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整合住房保障功能获得最大效果,以破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碎片化困境。

[关键词]农民工;住房保障;供给机制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69-08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10

 

城市管理

 

城市低保标准的评价与重构

  ——以武汉市为例………………王三秀  常金奎(77)

[摘要]鉴于目前各地低保标准计算方法不一,相关部门无所适从的现状,设立了可操作性强、数据易取性强的指标,对几种经典的低保标准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在综合了几种经典低保标准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从相关部门的应用需求出发,重构了低保标准的计算方法,并以武汉市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构显示,该方法能够更科学地计算与确定低保家庭的低保标准。

[关键词]城市低保标准;合理性测算;评价;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77-07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11

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效率评价

  ——基于江苏三市数据的分析……吉  鹏  李  放(84)

[摘要]基于DEA模型构建了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效率评价指标,对江苏三个城市内多个社区的养老服务购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研地区养老服务购买综合效率不高,资金投入水平与购买效率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养老服务购买资金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在不同服务项目上存在“错配”,多数社区购买服务效率的规模报酬递减。据此,提出在加大养老服务购买力度的同时应注重购买结构的优化,保证服务项目的多元化,增强购买过程的透明度与竞争性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效率评价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84-05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12

 

城市瞭望

跨省流动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以北京市为例………………王  欣(89)

[摘要]以跨省流动农民工为研究主体,分析该群体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通过建立“推-拉”理论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外推力”组变量和“内拉力”组变量。并以实证调研方法,利用olog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外推力”的影响程度高于“内拉力”,且在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边际贡献中,自己对未来就业前景的展望该项弹性系数最高,而工作环境、劳动合同、延长工时、薪资福利、家庭压力等项的弹性系数也较高。

[关键词]跨省流动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D42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89-08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13

城镇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范兆媛  周少甫(97)

[摘要]利用2004到2014年中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基于含有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城镇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两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都得出以下结果: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城镇化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负的溢出效应;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老年抚养比对消费产生了显著的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只考虑直接效应会低估城镇化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年龄结构;居民消费;空间杜宾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31(2016)10—0097-07

[DOI]10.13239/j.bjsshkxy.cswt.1610014